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手足部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2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病理证实为手足部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10例患者资料,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26.5岁,均行术前MR检查、术后病理学检查。由2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阅读MR图像,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强化特点及骨质改变等,并分析其病理学基础。结果 10例患者,肿物发生于手部、足部者分别为6例、4例。肿块呈分叶状、条状、梭形等,边缘清晰,轴位最大径约24 mm、延伸最长径约26 mm,在T1WI上均呈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呈低或等信号为主,在PDWI以高信号者为主,大部分病灶(n=8)在各序列上均见条、片状低信号,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骨质受压改变3例,骨质侵蚀1例。病理学检查提示肿块质地硬实,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间见含铁血黄素等。结论 手足部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具有相对特异的MR表现,反映其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前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2岁,共21髋,包括假体松动13髋,假体脱位2髋,假体周围骨折2髋,旷置术后4髋,均于翻修术前行多排螺旋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读CT图像,分析假体失败的CT征象及为翻修术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假体松动13髋,包括髋臼侧假体松动10髋,CT上均可见假体向上向内移位,4髋假体旁见明显透亮线,2髋髋臼内充填大量软组织,2髋髋臼周围有明显的骨质缺损;股骨侧人工假体松动6髋,5髋可见假体移位,2髋可见假体旁明显透亮线,1髋未见明显放射学异常。合并髋臼侧假体内衬磨损1髋,其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正常间隙消失。假体脱位2髋,表现为股骨头明显向髋关节外上后方移位,髋臼骨质缺损。假体周围骨折2髋,表现为股骨侧假体(股骨柄)末端或中段旁骨质断裂,2髋均合并假体松动。旷置术后4髋,CT上可见存留的假体及间置器、髋臼内填充软组织等,3髋可见髋臼较明显的骨质缺损。结论多排螺旋CT可检测人工髋关节失败的原因,协助翻修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变形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5
月到本院就诊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并仅行保守治疗的患者资料,均行X线及MRI检查,共71名患者;在X线平片上利用Genant半
定量标准评估受累椎体的形态学改变,在MR图像上观察受累椎体相邻头侧、尾侧椎间盘的形态、信号变化,并进行Oner 及
Pfirrmann分级评分;对受累的变形椎体,与相邻椎间盘的形态、信号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受累椎体相邻头侧、尾侧椎间
盘的形态、信号改变。结果椎体变形Genant分度与相邻头侧椎间盘的Oner形态学改变分度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8,
P<0.01),但与相邻头侧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相邻尾侧椎间盘的Oner分度、Pfirrman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变形椎
体相邻头侧的椎间盘Oner分度较相邻尾侧椎间盘高(P<0.01),但两组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
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影响相邻头侧椎间盘的形态,两者严重程度相一致,而相邻尾侧椎间盘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