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磊  屠莉莉 《海南医学》2000,11(5):12-12,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L)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和NO含量,其中EHI期40例,Ⅱ期40例,Ⅲ期32例。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EHI期患者血清MDA、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小0.01,0.05),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HⅡ期、Ⅲ期患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鲁南欣康、来适可等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赛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胸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天含服次数,PT、APTT、心肌缺血的范围及程度。结果克赛治疗组(有效率93%,显效率63%)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8%,显效率40%)。克赛治疗组仅有4例患者皮下注射后有瘀点瘀斑,停药后自行吸收,未见肝肾损害。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赛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而且没有明显增加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对140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患者,按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时是否接受血管封堵器分为Anglo—Seal组70例和常规人工压迫组70例,比较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封堵器可即刻拔除动脉鞘,这种以胶原为基础的血管封堵装置临床使用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可能会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24例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旁道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旁道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测与消融。6例冠状窦电极显示激动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其中1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和心房侧均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多次试放电失败,最终在左中间隔消融;另5例消融导管在明显高于冠状窦电极的部位才标侧到满意靶图。10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始终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或反复消融仅能一过性阻断旁道,改动脉途径逆行法心房侧消融。7例心室起搏下消融不成功而采用窦性心律下放电。结果全部病例消融成功。结论极少数左侧房室旁道由于其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往往需采用不同的标测和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中的早期变化,以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的影响。方法:80例ASC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两组,另外选取26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pP含量,并对比观察常规抗凝治疗与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前后TpP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n=30)TpP均值为(1.72±1.000)mg/L,STEMI组(n=22)TpP均值为(10.58±4.858)mg/L(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ST段抬高的ACS组(n=58)TpP均值为(4.09±1.597)mg/L(P>0.05,同上),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组(n=26)TpP均值为(2.87±1.675)mg/L(P>0.05,同上)。克赛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为(10.792±3.267)和(3.117±1.900)mg/L(P<0.01);常规治疗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10.742±3.315)和(5.650±2.160)mg/L(P<0.01)。结论:TpP对ASC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能更好地降低Tp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24例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 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旁道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窭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旁道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测与消融.6例冠状窦电极显示激动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其中1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和心房侧均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多次试放电失败,最终在左中间隔消融;另5例消融导管在明显高于冠状窦电极的部位才标侧到满意靶图.10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始终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或反复消融仅能一过性阻断旁道,改动脉途径逆行法心房侧消融.7例心室起搏下消融不成功而采用窦性心律下放电.结果 全部病例消融成功.结论 极少数左侧房室旁道由于其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往往需采用不同的标测和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路消融中特殊电生理现象及处理体会。方法 :慢径路消融前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有特殊电生理现象者 8例 ,其中 3例患者AVNRT开始时表现为房室 2 :1传导 ,阻滞点在希氏束以上部位 ;3例患者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 ;1例为慢 -慢型AVNRT ;1例心内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AVNRT。所有患者慢径消融均成功。结论 :术前应行详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和仔细鉴别 ,其消融方法与典型AVNRT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病因不明的心悸患者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clia,AVRT)的价值。方法 97例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心悸患者,其中心悸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者33例,有心电图记录但机制不明者64例。在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递增剂量ATP(5~40mg),全部受试者均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95例完成了研究,其中ATP试验阳性67例(70.5%),包括出现房室结双径路(atrioventricular node dual pathway,AVNDP)征象者44例(46.3%)、出现隐匿性旁路(concealed accessory pathway)征象者23例(24.2%)。ATP试验对AVNRT或AVRT的阳性预测值为94%,敏感性为86.3%,阴性预测值为64.3%,特异性为81.8%。结论 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ATP对心悸患者AVNRT和AVRT的阳性预测值高,是判明心悸病因的一个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常见的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经研究发现它与冠心病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冠心病患者中,不仅肺炎衣原体抗体的检出率较高,而且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聚合酶链反应、透射电镜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组织,也证实了肺炎衣原体的存在。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58例非甲状腺疾病CHF患者治疗前后BN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