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角蛋白人工腱膜预防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黏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角蛋白(keratinsubstance,KS)人工腱膜材料用于预防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黏连的效果。[方法]Wistar大白鼠60只,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咬除T。:全椎板,造成2rnrnX8rnlffl大小的椎板缺损,加入不同处理因素,A组:空白对照组;B组:人工腱膜组;C组:白体腱膜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大体观察采用Rydell瘢痕黏连程度评级标准评分。完整取出T。:节段,包括椎旁肌。经HE染色后,镜下组织学观察采用改良Nussbaum标准行评分。同时切取2,4、8、12周人工腱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所测数据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取a〈0.05作为统计显著差异的标准。[结果]KS人工腱膜材料无毒性和排异反应:A组的Rydell评分,改良Nussbaum评分高于B、C组(P〈0.05),B组C组比较无差别(P〉0.05)。B、C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够明显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的硬膜外瘢痕形成。[结论]硬膜外瘢痕黏连主要来自硬膜后方的血肿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的增殖。KS人工腱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物理屏障作用。将l(S人工腱膜放置在椎板缺损处,能够有效的防止纤维组织侵入椎管,预防硬膜外瘢痕黏连。在动物实验中,KS人工腱膜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黏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报告应用自制带锁梅花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骨折切开复位,逆行穿入梅花髓内钉,将骨折固定。按标记及髓内钉槽的位置及方向,在距骨折远端及近端3-5cm处穿过髓内钉,同时将内外侧骨皮质一次钻孔。徒手安置动力型或静力型锁钉。效果:15例均复位及固定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2年8个月,9例骨折愈合并取除固定,无断钉及固定失败,其余6例在观察中。结论:自制带锁梅花髓内钉不需特殊配套器械,可中直接钻孔并徒手直视下安置锁钉,随机组成带锁髓内钉系统。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及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趾背侧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在小儿断趾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4月 ,采用趾背侧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 ,治疗 3例小儿足趾离断伤 ,术后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 ,男 2例 ,女 1例。年龄 4~ 6岁。均为机械转动带挤压伤。完全离断伤 2例 ,不全离断伤 1例。口止母趾 1例 ,为旋转撕脱伤 ;小趾 2例。手术彻底清创后用细克氏针固定趾骨 ,找出断趾近端趾动脉与断趾远端背侧浅静脉吻合 ,如断趾近端趾动脉无法吻合 ,可转移邻趾趾动脉重建血运 ,吻合 1~ 2条趾背侧静脉。术后一次通血良好 ,血运恢复 ,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随访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 13 5医院骨…  相似文献   
5.
皮外取除式加压螺纹钉266300胶州解放军第135医院尹胜廷,刘伟,李永江关键词骨折固定术;加压螺纹钉;骨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683.5应用螺丝钉固定适合于多个部位的骨折,但骨折愈合后取除时需二次手术,且取除中寻找定位及取钉时经常遇到困难。为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6.
1995年3月~1998年5月我们将普通颅骨钻用于43例髋骨折、脊柱骨病手术中,感到安全、省力、快捷、经济实用,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3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1例,女12例。年龄36~71岁。股骨颈骨折12例,均行单根加压螺纹钉固定术。粗隆间骨折23例,均行鹅头钉固定术。T10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例,胸椎管狭窄症2例,腰椎管狭窄症5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例,氟骨症2例,退变为主1例),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肿瘤者完全切除。1.2 使用方法1.2.1 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术 在…  相似文献   
7.
完全性截瘫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出一种重建完全性截瘫患者部分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的方法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例完全性外伤性截瘫患者,游离损伤平面以上2条带血管的肋间神经,远断端切断,通过皮下隧道引至脊髓损伤处,将肋间神经外膜纵行切开后与脊髓损伤处上下段切开的脊髓外膜侧侧缝合,远断端经处理后埋入马尾神经丛。结果:随访1.5-2年,4例感觉平面均较术前下降2-3个节段,大小便功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1例无效,运动功能均无明显恢复,结论:带血管的肋间神经转位与脊髓,马尾神经侧侧缝合,可以重建完全性截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和大小便功能。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游离型椎间盘是一种特殊情况,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点,我院1993~1998年共收治29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29例,占同期椎间盘手术的7%。男20例,女9例。年龄25~58岁,病程6月~3年,平均1年半。L3~42例,L4~518例,L5~S19例。有明显外伤、扭伤史11例,有推拿按摩史13例。二、症状和体征 29例均有慢性腰腿痛病史,平时经休息及对症服药治疗能缓解。此次术前症状突然加重,不能行走12例,搀扶入病房15例,会…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3月~2002年5月,选择12例前臂闭合性骨折应用微创穿针固定技术施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16~38岁,平均3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跌伤3例,机器伤2例,坠落伤1例,体育活动伤1例。尺桡骨双骨折8例,桡骨单骨折3例,尺骨骨折1例。均为闭合骨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