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通道经颅多普勒监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53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在 6 0年代国外就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血流中的气泡栓子 ,Spencer等 〔1〕首先报道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到大脑中动脉 (MCA )血流固体 ,称为脑动脉系统微栓子 (MES)。随后 Markus和 Georgiadis等 〔2 ,3〕对监测技术及 MES的特征“高强度暂短信号” (high inte  相似文献   
2.
脂蛋白(a)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蛋白(a)[LP(a)〕为动脉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LP(a)水平由遗传控制,与种族有关,而且不同的种族可能有不同的意义l’-”。但不受年龄、性别及饮食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LP(a)水平相关,而且LP(a)水平高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1资料与方法1.且实验对象冠心病组:临床上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门MI),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一支或一支以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75%者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62.7t134)岁,本组AMI18例,OMIg例,心绞痛13例。对照…  相似文献   
3.
水蛭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辨证论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原则,应用“水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0例,并随机抽取单纯西药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水蛭组治愈及好转率为91.1%,对照组为86.5%,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正> 1材料与方法 本组35例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42-73岁(62.1±8.1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合并高血压16例。所有患者均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22例做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肠溶阿斯匹林、阿替洛尔,部分加用地尔硫卓、硝苯地平释控片、苯那普利、小量利尿剂及地戈辛。  相似文献   
5.
6.
射频消融对凝血状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凝血物质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对连续60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中穿刺血管之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第2d和第7d,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凝血物质: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platelet α-granule membrane gulcoprotein,GMP-140),内皮素细胞损作的分子示志物(因管内假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s factor,VEF)水平。结果:与穿刺血管之前相比较,血浆中D-二聚体,GMP-140和VWF浓度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消融放电即刻和术后第2d均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并于第7d降至穿刺血管之前的水平(P>0.05)。其中,D-二聚体和VWF的浓度在消融放电即刻达到高峰。分别是穿刺血管前浓度的6.0倍和2.2倍;而GMP-140的浓度在术后第2d增至峰值,为穿刺血管前浓度的2倍。结论:RFCA术可以引起血浆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直接影响血凝状态,术中及术后监测D-二聚体,GMP-140和VWF浓度,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的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 31例卧位型心绞痛治疗体会 ,初步探讨了超声心动图在卧位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31例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结果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中三支病变 19例 ,双支病变 3例 ;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内径增大 8例 ,其中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2 5 %者 3例。测量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 ,左心室内径增大的 8例中有 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流加速时间 (AT )缩短 ,血流加速时间 /右心室射血时间 (AT /RVET)比值减小 ,频谱峰值前移。 31例均给予 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抗心绞痛治疗 ,部分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利尿剂和地高辛 ,其中 2 9例在 1周内卧位型心绞痛逐步得到控制。 3例卧位型心绞痛发作时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 ,在床旁观察超声心动图 ,发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无显著变化 ,给予利尿剂、减轻前后负荷等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得以纠正。结论 :卧位型心绞痛发作主要是由于平卧后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而平卧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β受体阻滞剂等负性肌力药物治疗有效。但有的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可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因此 ,治疗前常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肺循环阻力情况 ,可为正确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缺血引起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较少见,(以下简称扭转型室速),脑梗塞合并心肌梗塞致扭转型室速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意识不清,抽搐伴呕吐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脑梗塞史1年多,生活能自理。3个月前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但意识清楚。体检:T35.6℃,P100,R30,BP8/0kPa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4/2006年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别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和头罩给氧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芪参宁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60例,患者运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6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芪参宁心方。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水肿、肺啰音、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总抗氧化物(total antioxidant,TA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右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右心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rly diastolic peak mitral orifice velocity/late diastolic peak mit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