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93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降低NDS,降低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P均<0.01.结论:血必净辅助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自体颅骨离体保存回植修复颅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超低温冷藏、蜂蜜浸泡冷冻保存和自然干燥室温自体颅骨保存法后行回植术,观察各自疗效.结果 3种体外自体颅骨保存的自体颅骨回植临床疗效均显著,并发症少.结论 超低温冷藏、蜂蜜浸泡冷冻保存和自然干燥室温保存自体颅骨原位回植方法安全、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葡萄糖转运体mRNA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体的蛋白水平。结果 Ⅰ/Ⅱ级、Ⅲ级、Ⅳ级胶质瘤GLUT1 mRNA/肌动蛋白(actin)mRNA分别为0.12、0.17、0.21;4.2kb GLUT3 mRNA/actin mRNA分别为0.178、0.568、0.710;2.7kb GLUT3 mRNA/actin mRNA分别为0.075、0.216、0.406。随着脑胶质瘤分级的增高,GLUT1/actin转录物比率有随之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相关。4.2kb GLUT3是2种转录物中丰度较高的一种,2种转录物的GLUT3/actin比率与胶质瘤的分级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恶性胶质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因子增强GLUTs mRNA表达,但抑制GLUT1 mRNA翻译而促进GLUT3蛋白表达,使GLUT3成为供应恶性胶质细胞能量代谢底物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与锁孔显微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内镜组(3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锁孔组(27例)采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术前、术后7 d GCS评分变化;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2组的预后情况。 结果内镜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锁孔组,术中失血量少于锁孔组,血肿清除率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锁孔组(5.71% vs. 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镜组GCS评分等级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镜组预后效果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锁孔显微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可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开颅的手术方法治疗Ⅲ级以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依据头颅CT扫描,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大小为最大血肿层长径的1/2×血肿层厚的3/5。对102例中小骨窗手术病人与38例常规大骨窗手术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和早期预后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开颅手术方法能充分满足直视下清除血肿的需要,而且有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住院部47例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清除血肿,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采取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GOS及ADL评分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并发症率对比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容易出现迟发性血肿,采取手术清除血肿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预后好,且生活质量较高,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34例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病例治疗过程的分析,探讨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34例脑出血并脑室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例均入院后施行微创治疗策略,即早期行脑室外引流和、或血肿腔钻孔引流,脑室和、或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降颅压、营养神经、促醒、护脑、预防癫痫等内科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患者出院时均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12例,占35.3%,轻度残疾8例,占23.5%,重度残疾8例,占23.5%,植物生存3例,占8.8%,死亡3例,占8.8%.结论 脑出血为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病,而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约占所有脑出血的3%~5%,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及发展,近年来,微创治疗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的治疗策略基本形成共识.我院在治疗脑出血并脑室铸形过程中,采取微创治疗方法,即早期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和、或血肿腔钻孔引流,脑室和/或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开颅小骨窗优选设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金分割法及其简易计算法两者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骨窗设计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7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黄金分割法及其简易计算法,观察两组病人年龄、术前神经学症状分期、术前合并脑疝情况、术前脑出血量、头颅CT中线结构移位、术后残余血肿及预后有否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界定的骨窗,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黄金分割法在高血压脑出血骨窗界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由其结果推得的简易计算法:骨窗大小=(头颅CT最大血肿层长径×1/2)2,实用性强,方便易记,更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9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69例,常温组7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血气分析、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0.01)、提高恢复良好率(P<0.01),明显降低颅内压(P<0.01)和死亡率(P<0.05).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辅助亚低温下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10.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伤的20%,死亡率为30%~50%[1],而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数占其中绝大多数,其死亡率高达 60%~80%[2].现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56例的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