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微小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参与调控人体一系列重要生理病理过程。1资料与方法1.1组织样本采集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名。男性2例,女性4例。其中HT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PTC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另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体检发现胰头肿物6月余"于2017年3月26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体检彩超、CT发现胰头肿物,无症状,未治疗,1周前复查胰腺CT平扫加增强示(图1):胰颈部动脉期可见类圆形明显均匀强化影,边缘清晰,大小约2.4cm×2.7cm×2.3cm,考虑胰颈部占位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入院后肝功、离子、肾功、血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围手术期易发生感染、脓毒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免疫功能低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梗黄模型,给予力太(Dipeptiven,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含L谷氨酰胺13.46g/100m1),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梗黄大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分为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和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这是一类向原始神经方向分化的,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类神经源性小圆细胞瘤。现在研究发现其多来自于原始干细胞先间变而后的分化或去分化,可表现为上皮和间叶细胞的特性[1]。  相似文献   
5.
Rouviere沟(RS)是右半肝唯一的可见性标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右肝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于RS水平面以上切断胆囊管可有效避免肝外胆管损伤。但解剖上腹腔镜视角下胆囊管汇入点多位于RS水平面以下,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做到精细解剖、清晰显露,可更加确切地切断胆囊管,避免胆囊管残余过长从而形成小胆囊或残留胆囊管结石。因此建议仅部分解剖变异、极重度炎症等特殊条件下可于RS平面以上切断胆囊管;清晰精确显露胆囊管汇入点并确切结扎切断胆囊管是安全、有效施行LC的首选保证。现将RS在LC术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正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隐痛不适2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20余年前诊断为胆囊结石,无明显症状,未予治疗。近年右上腹疼痛发作频繁,1周前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无发热。患者自诉弯腰时有右上腹硬物感。入院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肝胆彩超示胆囊壁紧贴强回声,后方伴宽大声影,呈"三合征",弧形强回声长约5.7 c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SMMC-7221中CD147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细胞产生的MMP-9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细胞L-02中CD147表达阴性,SMMC-7721中CD147表达呈强阳性(阳性率为98.1%);MMP-9在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结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CD147与MMP-9表达明显增高,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的大鼠ALPPS模型。方法使用SD大鼠建立可复制的ALPPS实验模型,ALPPS技术操作包括:肝脏右外侧叶,左外侧叶及左中叶门静脉支结扎(70%PVL),尾状叶切除(10%肝脏部分切除)和左右中叶间肝实质的80%离断,将右中叶作为未来残余肝(FLR),占全肝体积20%;门静脉结扎组,只行相应肝叶的门静脉支结扎和尾状叶的切除,不进行肝实质离断;对照组,仅行肝蒂的解剖分离和尾状叶的切除。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96小时时相点分析大鼠体重变化和FLR的再生能力;另外一组于ALPPSⅠ期操作后的96小时完成ALPPSⅡ期手术,检验扩大的肝脏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5只大鼠于术后第二天死亡,主要死因是出血和腹水。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时间点:ALPPS组、PVL组和对照组间的体重变化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术后96小时时间点:ALPPS组和PVL组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但ALPPS组和PVL组的体重变化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值大于0.05。术后24小时:ALPPS组、PVL组和对照组间的FLR再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术后48小时时间点:ALPPS组和PVL组的FLR再生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但ALPPS组和PVL组的FLR再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值大于0.05。术后96小时时间点:三组FLR再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且ALPPS组FLR再生率明显高于PVL组。另外一组6只大鼠行ALPPSⅠ期手术后4天接受Ⅱ期手术,全部存活直到术后7天人为处死。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可复制的ALPPS实验模型,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147-shRNA重组质粒对裸鼠肝癌细胞SMMC-7721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MM@7721细胞、转染空载质粒的SMMC7721/pBS/U6以及转染本室前期构建的靶向肝癌细胞CD147的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pBS/U6/CD147-shRNA3接种到裸鼠皮下,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转染CD147-shRNA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瘤块平均体积减小,重量减小,移植瘤生长明显减缓,抑瘤率为64.8%。结论转染CD147-shRNA重组质粒的SMMC-7721细胞致瘤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