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糖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根据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分轻度胰腺炎组和中重度胰腺炎组,分别比较空腹血糖及hs-CRP水平,同时观察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急性胰腺炎中重度组空腹血糖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且住院时间长患者空腹血糖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住院时间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及hs-CRP水平高低,间接反应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轻重及并发症情况。早期检测空腹血糖及hs-CRP并控制血糖水平,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中枢神经狼疮 (CNSL )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 CNSL的 2 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例患者中 ,非脑血管意外组 17例 (77.3 % ) ,脑血管意外组 5例 (2 2 .7% )。对非脑血管意外组用甲基强的松龙(MP)并 CTX冲击治疗 ,第 1天明显见效 5例 ,7d后缓解 10例 ,14d死亡 2例。脑血管意外组中 ,2例脑梗塞患者用上述方法治疗 ,1例因梗塞面积大 ,7d后死亡 ,另 1例 14d后缓解 ;3例脑出血患者据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活动情况 ,适当应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以控制 SL E活动 ,同时加用脱水、止血等药物 ,2例死亡 ,1例于 14d后病情稳定。结论 :CNSL给予及时的 MP并 CTX冲击治疗 ,能迅速控制症状 ,改善予后 ,且时间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4.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晕厥,也称昏厥,是由于大脑的血流量不足引此的短暂意识丧失[1],其具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自发性和意识完全恢复的特点。国外报道有40%的人有过晕厥史,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及时就诊明确病因[2]。晕厥可能由一些良性原因导致,然而,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危险信号。目前常见晕厥原因有:(1)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是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的原因。此型晕厥常发生在令人不快的光、声、气味和疼痛刺激后发生,同时也易出现在长时间站立或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的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9年中国的脑卒中病死率为137/10万,而2000年有160万人的死亡与脑卒中有关,占死亡病因的第二位,且病后存活者致残率可高达50%~70%,中青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现将近2年来所收治的46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中青年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ISAP评分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早期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诊治的AP患者144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72例),中度重症(42例)和重症(30例)三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 VAP-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90例(病例组),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脑梗死轻、中、重度组分别为21、25、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0例(TIA组);随机抽检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外周血清IMA、s VAP-1的水平。结果病例组IMA、s VAP-1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脑梗死重度组血清IMA、s VAP-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及TIA组(P均〈0.05)。病例组中IMA与s VAP-1呈正相关(r=0.597,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血清IMA、s VAP-1水平协同升高。  相似文献   
9.
溶栓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开创了新的局面,但溶栓不可能逆转已经梗死的病灶,其目的是挽救存在于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时间窗”定于3 h(静脉溶栓)或6 h(动脉溶栓),溶栓治疗每延迟20~30 min,疗效就会降低10%。因此及时溶栓在缺血性卒中中显得尤为重要。院内缺血性卒中是指非卒中原因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缺血性卒中,理论上可以实现快速诊断和及时溶栓治疗,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对46例院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及诊疗延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诊治现状。方法对符合199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NPSLE的命名和定义分类标准的12例NPSLE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NPSLE病人中,发现有7种NPSLE,以狼疮头痛最常见,以下依次为癫痫样发作、脑血管意外、脱髓鞘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性格改变、脊髓损害。单种NPSLE仅3例(3/12),2种叠加4例(4/12),3种或以上5例5/12。NPSLE多种叠加数与死亡情况相平行。12例中8例有效,4例死亡,有效率8/12。结论NPSLE的确诊必须排除感染、电解质等其他原因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对重症NPSLE静脉冲击3d甲泼尼龙(500~1000)mg/d是有益的;大部分NPSLE存在多种叠加,叠加种类越多,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