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入院,且住院时间在30 d内,死亡与好转出院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筛选其中的高危患者,为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急诊科、呼吸科因AECOPD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内死亡或好转出院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出院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显示GOLD D组(OR=8.612,95%CI:3.067~24.182,P0.01),意识障碍(OR=11.838,95%CI:3.433~40.820,P0.01),入院次数≥3次(OR=4.539,95%CI:1.251~16.466,P=0.021)与AECOPD患者30 d出现不同预后独立相关。住院时间Ⅰ组vs.Ⅱ组为(6.3±6.7) d vs.(10.5±4.9) d,P=0.009,Ⅰ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1~11) d。结论:GOLD D组、意识障碍、1年内多次入院(n≥3次)是因AECOPD入院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入院3 d内的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与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01-01至2021-12-31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临床分期为Ⅲ期的81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监测术前、术后首次辅助化疗前、术后辅助治疗结束三个节点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并统计临床、病理资料。随访至2022-12-31,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时间或死亡时间。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入组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入组患者三个节点CD8+T淋巴数量变化特点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的生存曲线。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pT4(OR=11.647,95%CI为2.255~60.166,P=0.003),CEA数值(OR=1.044,95%CI为1.010~1.079,P=0.011)是入组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及CTA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 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组穿刺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及CTA检查,对照组穿刺前行CT三维重建,两组均行微创穿刺手术,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准确率、术后72 h血肿清除量、术后颅内出血例数、治疗后近期(1个月)及远期(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穿刺准确率为95.6%(6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P<0.05).观察组72 h血肿清除量为(23.64±4.65)mL显著高于对照组(20.27±2.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1,P<0.05).对照组发生颅内出血10例,观察组颅内出血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5,P<0.05);对照组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观察组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4例(5.97%),对照组病死5例(7.46%),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螺旋 CT三维重建及CTA能够更好的指导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穿刺准确率,可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