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忧解,阿米替林及两药联用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百忧解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三组分别给予单用百忧解、阿米替林及两药联用,除必要时给予小剂量苯二氮Zhuo类药物外不合并其它精神药物,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三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三组间治疗显效率、治疗减分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高度显著性降低(P〈0.001),且联用组副作用无论发生频度、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而与百忧解组相近。结论:百忧解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作用低且较为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对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于2002-09/2004-07选择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失眠科门诊的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以劳拉西泮1~2mg治疗;干预组49例,给予劳拉西泮0.5~1.5mg同时配合心理认知治疗和睡眠卫生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量表总分变化作为主要疗效参考指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为辅助工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3,4周各进行1次量表评定。结果干预组46例、对照组43例完成4周治疗。①干预后第1周两组睡眠障碍量表总分均显著下降,此后2周评分继续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同时段睡眠障碍量表总分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两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认知治疗,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失眠焦虑障碍,改善矫正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4.
孟纲要 《工企医刊》2003,16(3):31-32
2000年~2001年,我科采用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6岁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很难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体质量,大多自我感觉具有肥胖的体像.而对苗条身材和肌肉感的追求成为进食障碍和体像障碍的诱发因素,同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进食态度和体像关注的偏离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一般发病于青少年期,常持续到成年期[1-2].因此,医学生的进食态度和体像关注的偏离可能会持续到职业生涯期,而这种偏离可能会对病人的营养和身体缺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了解医学生的进食态度和体像关注,以及相关的情绪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认识孤立性蝶窦良性占位性病变,提高对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04~2008年1月收住的20例经鼻内镜治疗的良性孤立性蝶窦病变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孤立性蝶窦炎10例,蝶窦囊肿4例,息肉3例,蝶窦真菌病3例。头痛17例,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视物不清,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9例,表现为嗅觉减退,鼻塞回吸性血涕等鼻部症状3例,术后临床症状不断改善甚至消失。随访18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由于该病早期无独特症状,CT检查对诊断有较大价值,且对手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鼻内窥镜术对治疗蝶窦良性占位性病变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城乡癔症患者之间症状及相关因素的差异,对城乡两组病人在症状群、性格、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等方面计数统计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城乡癔症患者在人格障碍症状群、幻觉妄想症状群及性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占多数(71.13%)。首发年龄在30岁以下的城市组(64.58%)高于农村组(55.31%)。提示:癔症的发病、症状受城乡、年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以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53例在减少阿普唑仑用量同时联合中药(酸枣仁、川芎、赤芍、龙骨、知母、五味子、远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SDRS总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段的评分,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CGI严重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同时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症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症可以减少阿普唑仑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忧解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三组分别给予单用百忧解、阿米替林及两药联用,除必要时给予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外不合并其它精神药物,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三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三组间治疗显效率、治疗减分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高度显著性降低(P<0.001),且联用组副作用无论发生频度、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而与百忧解组相近。结论:百忧解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作用低且较为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尼古丁暴露和饮酒行为对大鼠腹侧被盖区(VTA)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部分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9只出生35 d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组,n=20),和对照组(C组,n=19),N组大鼠进行为期10d的尼古丁(1.0mg·kg-1·d-1)皮下注射,C组大鼠以生理盐水对照处理10d.其后,在N组和C组大鼠中各随机抽取6只(分别为NE组,n=6,和CE组,n=6)大鼠断头取脑分离VTA区提取mRNA,实时定量检测nACh受体α4、α5、α7和β2亚单位表达.N组和C组其余大鼠(分别为NA组n=14,CA组n=13)在出生后60d以Samson糖水递减程序诱导建立双瓶自由选择饮酒行为模型,共计69d,之后以相同程序定量检测VTA区标本相同指标.结果 ①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尼古丁暴露、饮酒行为)对VTA区nAChRα4、α5亚单位表达水平均有调节作用(F值分别为6.13,5.407,5.186,7.132,P<0.05);饮酒行为因素对β2亚单位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F=5.896,P<0.05);两因素对α7亚单位表达有极强的交互作用(F=13.894,P<0.001),对α5、β2亚单位表达有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6.149,4.222,P<0.05).②NA组α4、α5、α7和β2亚单位mRNA表达不同程度的显著高于CA组(F值分别为7.941,13.517,17.438,9.272,分别P<0.05、P<0.05、P<0.01、P<0.01),NA组的α4、α5、α7、β2亚单位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组(F值分别为5.293,8.500,6.149,4.837,P<0.05);CA组α7亚单位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E组(F=12.750,P<0.01).结论 尼古丁和乙醇共同作用于VTA区包含有α4、α5、α7、β2亚单位的nAChR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