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心脾两亏,阴亏火旺,痰热内扰三种类型,根据不同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施护措施,同时配心理治疗方法,可得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已经发现随着细胞内胆固醇酯的积聚,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本文进一步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干预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作用位点。 方法: Ox-LDL组为80 mg/L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Ox-LDL+antisense组另加1 mmol/L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反义寡核苷酸,在不同的时点取样,共观察4 d。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细胞内胆固醇酯的改变;使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抗体间标法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使用Ox-r[CL-3H]LDL和液体闪烁计数器观察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入量的变化,并同时测定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 结果: 72 h后,Ox-LDL+antisense组细胞内胆固醇酯(19.9±1.9)mg/g protein显著低于Ox-LDL组(46.6±3.4)mg/g protein。4 d观察期间,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蛋白的表达量两组细胞都增加,从12 h时点开始,Ox-LDL组大于Ox-LDL+antisense组,在4 d时点,Ox-LDL组明显高于Ox-LDL+antisense组。两组细胞摄入Ox-r[CL-3H]LDL的量逐渐增加,但是,Ox-LDL+antisense组摄入量从1 d后明显低于Ox-LDL组,在2 d和4 d时点,两组差别仍有显著性。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相对活性从6 h到2 d表现为增加,在2 d时点,两组比较差别显著,Ox-LDL+antisense组的活性明显低于Ox-LDL组。但从2 d到4 d,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相对活性稳定。ACAT的活性与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分析表明,Ox-LDL组R2=0.6176 (P<0.05),Ox-LDL+antisense组R2=0.8212(P<0.05)。 结论: 抑制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表达能引起细胞摄入外源性脂蛋白减少和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提示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与脂滴的代谢功能密切相关,且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有可能是其潜在的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人SR-AI转基因小鼠的一些形态、脏器、血液学和血浆脂质参数,为人SR-AI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电子称量天平测量人SR-AI转基因小鼠的吻长、眶间距、体长、尾长及12个脏器系数并与C57BL/6J小鼠进行比较分析;用SysmexK-4500型全血自动多参数血液分析仪检测其血液学指标;并用酶法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人SR-AI转基因小鼠外部形态指标和脏器系数与C57BL/6J小鼠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转基因小鼠的各项血液学指标无明显改变,血脂蛋白成分的改变亦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的浓度略有增高(P<0.05).结论人SR-AI转基因小鼠的外部形态指标、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无明显改变,适合用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留置T管和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一期缝合术后胆管内支架引流这两种模式治疗胆管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90例需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实验方式分为T管组40例和单管内支架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胆总管置管缝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生活质量指数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引流失败率(T管滑脱、内支架管滑脱、移位)、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和残石率。结果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内支架引流患者的出院前生存质量评价高于T管引流患者,住院时间少于T管引流患者,置管及胆管缝合时间长于T管引流患者(均为P<0.05);术后两组患者间的治疗总费用和非计划脱管、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残石率和不能拔/脱管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移植于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一期缝合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确切,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出院前的生存质量,并放宽胆总管一期缝合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孕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hCG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米氮平研究组与文拉法辛研究组,进行对照研究,为期8周。按HAMD总分减分率划分总体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文拉法辛组显效率40.625%,有效率84.375%,米氮平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93.33%,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率46.875%,米氮平组不良反应率16.67%。结论:与文拉法辛比较,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娄底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内皮素(ET-1)基因的rs5370G/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并与Genbank多种族人群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湖南娄底地区84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的静脉血,其中健康个体57名,高血压患者27名,提取DNA,应用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对ET-1基因rs5370G/T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Genbank中的多种族人群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娄底地区汉族人群中ET-1基因rs5370G/T的G、T的频率分别为51.2%和48.8%,且不同性别间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间均未见显著差异,在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中G的频率分别为0.537,0.518(χ2=0.056,P>0.05)。然而在Genbank中,ET-1基因rs5370G/T的G、T基因频率分别为80.4%和19.6%,与湖南娄底地区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2.132,P<0.001)。结论湖南娄底地区汉族人群中ET-1基因rs5370G/T多态性与高血压无相关性,与Genbank中的多种族人群比较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在不同种族间的表现有所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脑缺血大鼠富含脯氨酸的Akt底物40(PRAS40)与磷酸化的PRAS40(pPRAS40)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脑缺血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3 h、6 h、12 h、24 h、72 h、7 d亚组,每个亚组4只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 min实施脑部亚低温(32~33℃)并持续4 h。在相应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RAS40及p-PRAS40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大鼠PRAS40和p-PRAS40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变化。PRAS40在缺血12 h开始减少,至缺血72 h表达最低,亚低温组12h、24 h、72 h、7 d亚组与脑缺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RAS40在缺血3 h开始减少,至缺血24 h表达最低,亚低温组3 h、6 h、12 h、24 h、72 h亚组与脑缺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亚低温组各亚组均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均P0.05)。结论脑缺血大鼠PRAS40和pPRAS40表达减少;亚低温能延缓其表达减少。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