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以前曾报道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瘀血腹症的“少腹急结”所致腰痛兼颈腕综合征、习惯性便秘、两侧膝关节症等获显效。此次对心身症、动脉硬化症兼慢性湿疹、耳源性眩晕兼习惯性便秘、两侧髋关节变形兼心身症与习惯性便秘等四例不同病名的患者,均以“少腹急结”为治疗目标,用桃核承气汤。与上次报告同样,对于同一的“证”,尽管疾病不同,也用同一方剂(桃核承气汤)治疗,现将所获疗效报道如下: 病例1是因宫外孕行右侧卵巢摘出术的瘀血患者,主诉为耳鸣,虽然伴有其他许多症状,但用桃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 <0.01).治疗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型脑钠肽(BNP)分别为(133.89 ±5.45)次/min、(34.25±5.67)次/min、(104.52 ±7.25) mmHg、7.29 ±0.06、(81.52 ±5.01)%、(55.30 ±7.14) mmHg、(46.23±10.30) mmHg和(831.59 ±292.65) ng/L,治疗3h后上述8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87.27 ±5.74)次/min(t=32.794,P <0.01)、(20.15 ±2.54)次/min(t=12.636,P<0.01)、(76.57±3.76) mmHg(t=19.055,P<0.01) 、7.40 ±0.06(t =7.218,P <0.01)、(97.16±1.27)%(t=16.848,P <0.01)、(92.80 ±6.24)mmHg(t=22.019,P<0.01)、(40.56±5.19) mmHg(t=2.737,JP<0.05)和(265.52±65.39) ng/L(t=10.511,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132.13 ±5.31)次/min、(34.96±4.78)次/min、(102.56 ±7.14) mmHg、7.30 ±0.06、(82.15 ±5.24)%、(54.56±6.27) mmHg、(44.30±9.27) mmHg和(823.15±277.26) ng/L,治疗后心率[(92.15 ±4.28)次/min,t=32.638 、P<0.01]、呼吸频率[(23.91 ±3.27)次/min,t=10.634、P<0.01]、MAP[(82.83±3.52) mmHg,t =13.800 、P<0.01]、SaO2[(93.16±2.59)%,t=10.488、P<0.01)]、PaO2[(75.19±3.52) mmHg,t=15.974、P <0.01]和BNP[(371.15±87.55) ng/L,t=8.656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PaCO2较前无明显改变,分别为7.32 ±0.05(t=1.426,P =0.159) 、(43.78 ±6.74)mmHg(t =0.253,P=0.8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795、5.056、6.767、5.703、7.721、13.686、2.107、5.382,P <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清sVCAM-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治疗UA疗效良好,同时可降低血清sVCAM-1水平,稳定易损斑块可能是其治疗U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方医语辞典》刊载有历代重量单位和克的换算表。根据该表,现在中国(旧市秤)的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31.25克,一钱等于3.125克,一分等于0.3125克。《伤寒论》中记载的后汉时的1两等于13.9290克。比较考证古代的度量衡是异常困难的问题,但阅读其他中国书籍也都是大同小异,因此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以此为基础,试将《伤寒论》、现代中国、现代日本的剂量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无症状心衰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83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无任何临床心衰症状至少1年以上的门诊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室结构功能,分为射血分数(EF)≥0.5组(41例)和EF<0.5组(42例)。结果:EF<0.5组血浆NT-proBNP浓度[(1 123.8±234.3)fmol/mL]显著高于EF≥0.5组[(505.0±86.9)fmol/mL],P<0.001。在EF<0.5组,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P<0.001;r=-0.93,P<0.001);而在EF≥0.5组,EF、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无相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界值为675 fmol/mL时,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无症状心衰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2.68%,阳性预测值93.02%,阴性预测值95.00%,阳性似然比13.02,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衰的一个良好指标,且NT-proBNP的水平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能较好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加常规治疗,疗程10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9.66,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FS(%)值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70-20.30,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P〈0.05),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既能降低其血清NT—proBNP水平,又能提高其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国产卡马西平 (CBZ)在躁狂症临床治疗中的实用性。 方法 :对 2 3例符合 CCMD- 2 - R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 ,CBZ治疗剂量 0 .6~ 1.2 / d。以躁狂量表 (BRM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 ,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和安全性 ,以TESS总评 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 结果 :CBZ总有效率 6 4% ,显效率 5 6 %。副反应发生率84% ,有 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 (1.0 4± 0 .5 6 )。总评 B项分接近 2分 ,呈中度痛苦 ,勉强耐受。 结论 :CBZ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 ,但临床实用性一般 ,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卡马西平(CBZ)在治疗躁狂发作中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23例符合CCMD-2-R中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CBZ治疗4~6周的研究,其剂量为0.6~1.2/d.分别以BRMS、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以TESS评定副反应、以TESS总评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结果CBZ总有效率64%,显效率56%;副反应发生率84%(有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1.04±0.56);总评B项分接近2分(呈中度痛苦,勉强耐受).结论CBZ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但临床实用性不甚满意,不宜作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