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通过对病人标本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0月-2011年6月实施气管切开的180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了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在1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检出有定植菌153份,检出率为85%。共分离出定植菌23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2株,居首位,占26.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阳性菌占14.7%,真菌占6.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严重,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的效果。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至3月收治的8例HFNC治疗的COVID-19患者,比较HFNC前1d(传统氧疗)及HFNC第1天的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湿化效果(痰液性状、痰量、咳痰难易程度及咳嗽程度)、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差异,并对HFNC第1、3、5、7天上述4项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HFNC前1d及HFNC第1天患者的PaO2/FiO2、呼吸频率、咳痰难易程度及咳嗽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NC第1、3、5、7天的PaO2/FiO2及气道湿化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随HFNC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HFNC治疗能纠正COVID-19肺炎患者的缺氧症状,显著提高气道湿化效果,有效改善呼吸困难,对COVID-19患者的救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 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开腹翻动肠道,随即关腹;脓毒症组和实验组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0.5 h于尾静脉分别注射等渗NaCl溶液(4 mL / kg)及抗HMGB1单克隆抗体(2 mg / kg)。各组分别取10只用于观察大鼠CLP建模后7 d存活情况,其余大鼠于造模后24 h处死并留取肺组织标本。计算各组大鼠的肺损伤Smith评分,并比较各组大鼠HMGB1和TLR4阳性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HMGB1和TLR4水平,计算每个巨噬细胞内微球蛋白数以比较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吞噬功能,并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AM内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建模后7 d全部存活,脓毒症组大鼠仅3只存活,实验组大鼠5只存活。各组大鼠间存活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833,P = 0.004);且假手术组大鼠的存活情况明显优于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P均< 0.017),而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间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20)。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间肺组织损伤评分[(2.20 ± 0.27)、(8.20 ± 1.27)、(4.25 ± 2.21)分,F = 56.432,P < 0.001],肺组织HMGB1阳性蛋白[(10.4 ± 1.5)、(34.4 ± 5.0)、(26.6 ± 6.9),F = 35.203,P = 0.003]、TLR4阳性蛋白[(10.6 ± 2.1)、(48.0 ± 5.8)、(38.2 ± 5.3),F = 103.414,P = 0.002],BALF中TNF-α[(19 ± 4)、(45 ± 4)、(35 ± 4)μg / L,F = 2.749,P < 0.001]、IL-6[(56 ± 19)、(86 ± 15)、(70 ± 19)μg / L,F = 4.648,P = 0.001]、HMGB1[(41 ± 18)、(70 ± 15)、(56 ± 12)μg / L,F = 7.254,P = 0.002]、TLR4[(20.9 ± 1.8)、(51.2 ± 1.6)、(49.8 ± 2.6)μg / L,F = 3.978,P = 0.035],AM的吞噬功能[(21.8 ± 2.7)、(3.1 ± 1.9)、(12.6 ± 2.2)个,F = 32.821,P = 0.001]及AM中HMGB1蛋白[(11 ± 3)、(40 ± 15)、(24 ± 13),F = 7.253,P < 0.001]、TLR4蛋白[(0.9 ± 0.4)、(1.2 ± 0.6)、(1.1 ± 0.4),F = 3.984,P = 0.028]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HMGB1阳性蛋白、TLR阳性蛋白表达水平,BALF中TNF-α、IL-6、HMGB1水平及AM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且脓毒症组大鼠更高(P均< 0.05);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AM的吞噬功能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且脓毒症组更低(P均< 0.05);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BALF中TLR4水平及AM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 0.05),但脓毒症组与实验组间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通过抑制HMGB1 / TLR4信号通路可以缓解脓毒症致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炎症损伤,抑制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并增强AM的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肟类复能剂持续性静脉给药和短时间重复静脉给药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给予负荷量复能剂后,对照组19例短时间重复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8 mg/(kg.h)微泵维持。2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 d后治疗组的胆碱酯酶活性、3 d内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肟类复能剂持续性静脉维持可促进重度AOPP患者呼吸衰竭的缓解,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气管切开率,加速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强效拮抗内毒索,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拮抗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的作用,可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明显增强,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原则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雪东  郭梅  王丹红 《癌症进展》2007,5(1):85-88,12
残留白血病检测的基因标志可大致分为融合基因、变异基因和一些白血病中行表达增高的基因.这些基因标志在形成机制、临床作用等方面各不相同.本文总结其中大部分基因标志的研究进展,在全面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几种新的检测基因标志,如NPM1、PRAME、STC-1等,同时总结了研究较成熟的WT1、FLT3基因最新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实验室建立检测方法时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创伤后肝损害患者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创伤后肝损害126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性护肝组60例,静脉滴注肌苷1.0 g,门冬氨酸钾镁20 ml,茵栀黄30 ml,1次/d,连续使用7 d;GSH治疗组66例,静脉滴注GSH1.8 g,1次/d,连续使用7 d。两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5、7d后监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 il)。同时相点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计算SOD/MDA、GSH-Px/MDA的比值。结果GSH对创伤后肝损害的疗效优于综合性护肝治疗,同时GSH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亦较综合性护肝治疗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SH在创伤后肝损害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主要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纤支镜引导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高呼气末正压(PEE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和绍兴市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行机械通气且需气管切开的患者,其中高PEEP(>10cmH2O)组38例,低PEEP(≤10cmH2O)组49例,均行超声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PDT。观察术前、术后1、24h患者动脉血气变化,氧合指数(PaO2/FiO2)和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两组均未发生气道后壁损伤、气胸、术后大出血等情况。两组患者术前PEEP、切口溢痰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低氧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DT前后各时段PaO2/FiO2、局部皮下气肿率、术后I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出血事件、切口感染、新发肺部感染率、术后机械通气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定位纤支镜引导下行PDT对于高PEEP的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具有全程可视、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抗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和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5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盲肠结扎穿孔法制造脓毒症模型。各组在建立模型后6,12,24 h作为观察点,观察脓毒症肝损伤的肝脏氧化应激反应、细胞炎症因子的变化和肝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后6,12 h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必净组的氧化应激指标尚无明显变化,而CRP出现明显升高(P<0.05);12 h后与脓毒症组比较,血必净组的MDA、TNF-α下降、IL-10开始升高;24 h后与脓毒症组相比,血必净组血清ALT,AST降低(P<0.05),肝脏GSH、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CRP、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而IL-10明显升高(P<0.01)。病理分析表明12,24 h血必净组在细胞形态学上较脓毒症组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脓毒症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抗氧化应激反应、稳定肝细胞膜通透性和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对脓毒症导致的急性肝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中急性时相蛋白(APPs)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APACHEII评分将46例确诊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22例仅常规治疗。以第1、5、7、14天4个时间点为观察点,动态测定46例甲流患者血清APPs含量。轻症组在门诊随机选取23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患者CRP、α1-AT、α1-AG和HP水平较轻症组有显著差异(P〈0.01)。重症患者CRP、α1-AT在第5~7天后均达高峰,α1-AT高峰期稍滞后,病情缓解后可下降。治疗组第5、7天CRP,α1-AT值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α1-AG和H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中可以通过对急性时相蛋白CRP和α1-AT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炎症期高峰下移,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