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对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男35例,女9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13例,采用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122例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椎体成形组术后6~8h可以离床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2d可以离床活动。术后摄X线确认压缩性骨折椎体基本复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10~30°)。术后随访6~36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复发,经皮穿刺椎体成形伤椎高度无丢失。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伤椎高度部分丢失。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有手术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明确等优点;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创伤较大,远期椎体高度丢失较大。  相似文献   
2.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复位并进行切开内固定和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和韧带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5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共 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受伤后 2周内进行 ,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  7例都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0 5个月。 6例舟骨骨折愈合 ,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例出现骨不连 ,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 :优 2例、良 3例、可 1例和差 1例 ,优良率 71 4 %。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应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 ,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 ,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保留残端纤维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Y"形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中保留残端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后交叉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50例,分为保留残端纤维组(保残组)和切除残端纤维组(不保残组)。保残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55岁,平均(32.250±11.085)岁;术前受伤时间2~66个月,平均(17.481±3.568)个月。不保残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0~54岁,平均(31.458±9.569)岁;术前受伤时间3~72个月,平均(19.354±3.950)个月。两组患者均有膝关节不稳,后抽屉试验阳性。保残组:术中保留髁间窝残端纤维、瘢痕组织及滑膜,仅切除导致髁间窝呈球状游离韧带组织。不保残组:切除残端纤维、瘢痕组织及其附着部滑膜组织。两组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侧采用可吸收挤压钉与牵引线拴桩固定,股骨侧采用可吸收挤压钉与牵引线悬吊复合固定。术前及术后2年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主观评估(主观性IKDC、Lysholm评分及Cincinnati评分)和客观临床评估(客观IKDC评分、Kneelax3胫骨后移测试)。结果:主观评估结果比较:主观性IKDC评分,保残组92.167±4.177优于不保残组87.542±5.687(P=0.010);Lysholm评分,保残组90.917±4.413优于不保残组87.083±5.149(P=0.027);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保残组92.125±4.003优于不保残组87.791±6.665(P=0.027)。客观评估结果比较:客观IKDC评分,保残组与不保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neelax3检查,在132N力作用下用Kneelax3做胫骨后移测试,保残组与不保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残端纤维与切除残端纤维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比较,保留残端纤维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恢复更好,而术后膝关节机械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年人不同类型股骨髁剥脱性骨软骨炎(OCD)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8岁以上成年人,股骨髁OCD,采用外科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排除标准:青少年OCD,非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失随访患者.回顾2007年1月~2011年7月治疗股骨髁OCD 32例,男23例,女9例,男∶女为2.6:1,平均年龄23.6岁(18~52岁).关节镜下病灶清理、微骨折10例,关节镜下用可吸收软骨钉(SmartNail; ConMed Linvatec,Largo,FL)固定骨软骨片12例,切开复位、AO钛合金空心钉固定骨软骨片8例,外侧单髁置换2例.术前、术后用Lysholm评分和主观IKDC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8个月(24~52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53.77±4.48)分,术后平均(90.89±4.42)分(t=-266.01,P〈0.01);主观IKDC评分术前平均(58.50±5.99)分,术后平均(92.15±4.16)分(t=-87.62,P〈0.01).结论 不同类型、不同时期股骨髁OCD有不同治疗选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晚期治疗医疗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弓根钉植入的位置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51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按螺钉角大小分组.术后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并对32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有4名患者放射检查显示邻近椎间盘变窄,以螺钉角大者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角过大对早期出现邻近间盘退变有影响.早期放射学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在重建前十字韧带 (ACL)的同时 ,重建受损的内侧副韧带 (MCL)的新方法 ,避免由自体取材造成的再损伤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方法 首先在关节镜下应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跟腱 ,采用等长重建、生物固定的方法 ,重建受损的ACL。然后在辅助切口下同时重建受损的MCL。结果  9例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ACL和MCL ,全部病例获得了随访 ,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 ,术前平均 4 3 2分 ,术后平均 79 8分 ,优良率77 8%。客观检查 :前抽屉试验术前 9例阳性 ,术后均阴性 ;Lachman征术前 9例阳性 ,术后 1例弱阳性。膝外翻实验术前 9例阳性 ,术后均阴性。术后遗留膝关节疼痛 2例 ;膝关节活动受限 3例。结论 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ACL ,可同时重建MCL。供材可提前制作 ,减少了自体取材造成的再损伤及其相应的并发症 ,该技术取材方便 ,手术方法简单 ,无需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汶川地震中极度应激状态与轻度颅脑创伤早期的相互影响.方法 于汶川地区地震灾后2~30d对地震中遭受轻度颅脑创伤的灾民20例(MTBI组)和同期灾区未遭受颅脑创伤的灾民20例(对照组)进行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检测,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偏执9个症状因子,共有90个题目,按5级评分.结果 MTBI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分数(分别为2.12±0.50、1.83±0.60、1.99±0.40、1.80±0.70、2.20±0.80)较对照组(分别为1.57±0.42、1.40±0.31、1.75±0.67、1.32±0.31、1.54±0.54)显著增高(P<0.05),精神病性、偏执因子分数(分别为1.72±0.30、1.70±0.50)较对照组(分别为1.63±0.53、1.67±0.49)虽有增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轻度颅脑创伤的地震灾民是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地震的心理应激与颅脑创伤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更加复杂且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医务人员在处理此类轻度颅脑创伤患者时要高度重视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膝关节结核关节镜下诊断价值及关节镜治疗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3-4周,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术后异烟肼、硫酸阿米卡星生理盐水交替冲洗48h至1周,滑膜结核术后未行制动,骨结核患者术后制动3周,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制动3个月,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果 44例患者随访3-72个月,术后无1例复发,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关节镜对各期膝关节结核诊治有重要价值,关节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以及合理围手术期处理可使膝关节结核可获得较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方法 :单侧椎板显露后行棘突基底截骨、中央椎管潜式扩大治疗 13例腰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 ,术前和术后进行腰椎功能Oswestry问卷调查和椎管直径测量。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 2~ 4年 ,腰腿痛较术前平均改善 76 %~ 74% ,术后腰椎CT显示椎管中矢径平均增加2 1.6 % (P <0 .0 5 ) ,椎管横径平均增加 18.5 % (P <0 .0 5 )。结论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黄韧带骨化症 ,具有操作简单、椎管中央和侧方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方张力带结构影响小等优点 ,术后近期和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尚缺乏快速、灵敏、准确的诊断方法。因此 ,建立SARS病毒的检验方法 ,是一项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对现常用的 2种检验方法进行比较。1 .标本来源 :病例组 71例均为本院确诊的SARS住院患者 ,男 33例 ,女 38例 ;对照组 1 0 9名均为本院工作人员 ,男 4 8名 ,女 6 1名。2 .方法 :ELISA法 :2组每人空腹抽血 2ml,离心 ,取血清 0 1ml,加在已包被抗原的测试板内 ,振荡 30s后 ,37℃孵育 30min ,用PBS洗板 5次 ,甩干 ,加底物显色 0 1ml混匀 ,放置避光处 1 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