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及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减少孕产妇死亡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市1987年至2002年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试图探讨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15年间共有76例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占73.69%;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的43.42%。第二位是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接受保健措施不够、未接受过产前检查及未达到产前检查要求的分别占17.11%、42.11%。有52.63%的孕产妇死于家中和转诊途中。孕产妇死亡中,产后死亡多于产前,前者占76.32%。对此,提出下列措施:(1)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2)做好图产保健系统管理,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筛查,监测管理、推广适宜技术;(3)提高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产科质量,狠抓产科出血的防治;(4)认真做好《母婴保健法》的贯彻落实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呼吁全社会重视、支持妇幼保健工作,加强落实各项措施,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产科DIC 2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科DIC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将我院1990~2003年收治的22例产科DIC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粉娇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24-192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的进一步改良,寻求更安全、更优越的手术方式。方法:对632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分别采用改良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愈合、母乳喂养、恶露干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排气早(P<0·01),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9·30%,纯母乳喂养率高(P<0·05),产后恶露干净所需时间短(P<0·05)。结论:剖宫产术式可不断改良,使其更易于被接受,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的临床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 134例重度妊高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兆子痫 86例 ,产前子痫 2 8例 ,产时子痫 12例 ,产后子痫 8例 ,母亲全部存活。先兆子痫 86例血压于产后 1h至 7d(平均 5 6h)恢复正常 ,水肿、蛋白尿 1周内消失。产前子痫 2 8例血压于产后 12h至 8d(平均 86h)降至正常 ,蛋白尿 2~ 10d(平均 6d)消失 ,水肿 1周内消失 ;产时子痫的血压于产后 3h至 8d(平均 5d)降至正常。剖宫产 86例 ,占 6 9 92 % ;阴道分娩 37例 ,占30 0 8%。新生儿的窒息率 15 87% ,围生儿死亡率 7 14 %。结论 重度妊高征的治疗解痉首选硫酸镁 ,合理治疗合并症、并发症 ,对孕龄小于 36周病情稳定采取期待疗法 ,适时终止妊娠是保证母亲安全和提高新生儿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9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粉娇  廖红苑 《广东医学》2002,23(11):1189-119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平均出血量稍多(P>0.05),术后疼痛,发热率低(P<0.01),肛门排气早(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时间短,具有不必做腹部切口,术后患者起床活动早,出现肠胀气者少,进食亦早,损伤少,发热率低,术后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效果好,副作用少,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归红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探讨归红合剂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妇产科收治住院的产妇4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采用归红合剂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宫高下降高度、恶露总量、干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χ2=4.295,P〈0.05);两组生理产产妇产后子宫宫高下降高度分别在产后1 d、3 d、5 d进行观察,观察组为(16.40±2.12)cm、(12.79±2.07)cm、(10.14±1.58)cm,对照组为(15.25±2.67)cm、(11.95±2.13)cm、(9.94±1.64)cm(t=2.17、2.26、2.86、3.14,P〈0.05);两组剖宫产妇产后子宫宫高下降,观察组为(17.47±1.41)cm,(15.06±1.40)cm,(13.10±1.25)cm,(12.13±1.30)cm,对照组为(16.68±1.96)cm,(14.32±2.38)cm,(12.58±1.91)cm,(11.45±1.3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34、2.75、3.21,P〈0.05);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观察组〉20 d,14例;对照组〉20 d,1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2,P〈0.05);两组产妇产后5 d,观察组宫腔线闭合良好共187例,对照组共16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5)。结论:归红合剂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临床应用具有活血化瘀,促进乳汁分泌,调节子宫收缩,减少产后腹痛,预防产褥感染的作用,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有效中药复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