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与软骨下骨重建过程密切相关,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双膦酸盐作为骨吸收抑制剂,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双侧去卵巢及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假手术组大鼠只切除卵巢周围与卵巢大小相仿的脂肪组织,切开双侧膝关节腔,但不切断前交叉韧带。术后1周,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伊班膦酸钠10μg/kg,模型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作干预。12周以后,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ankin评分,软骨下骨的Micro-CT扫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定量分析,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的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软骨结构明显破坏,Mankin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而治疗组的Mankin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明显下降(P<0.01);③模型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④结果说明,伊班膦酸钠可能通过抑制ERK1、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的软骨下骨的微结构,抑制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2.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 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 ;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auricular framework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现状,并分析其生存质量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自编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慢性并发症者170例(95.5%),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受到影响,其中心理维度受损程度最大,社会维度受损程度最小。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病程、性别、BMI、甘油三酯和收缩压。饮酒情况、睡眠情况、病程和并发症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VX-OP)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双侧卵巢切除)、雌激素治疗组(E组,M组基础上进行雌激素治疗)和PEMF组(M组基础上进行PEMF治疗),每组各10只,术后饲养8周后进行治疗,治疗持续8周。称取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采用双能X射线实验动物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各组大鼠右肱骨骨密度。治疗结束后,采用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对胫骨上1/3作静态骨形态计量学检测;采用免疫印迹(WB)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Smurf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比较,M组、E组、PEMF组精神状况欠佳,饮食、活动及大小便未见异常。治疗前,与S组比较,M组、E组、PEMF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 05),骨密度值显著降低(P0. 05)。治疗后,E组、PEMF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 05),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 05);与S组比较,M组大鼠骨密度值、BV/TV、Tb.N、Tb. Th显著降低(P0. 05),体重、Tb. Sp、Smurf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 0. 05);与M组比较,E组、PEMF组大鼠骨密度值、BV/TV、Tb.N、Tb.Th显著升高(P0. 05),体重、Tb.Sp、Smurf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 05); E组与PEMF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EMF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形态变化,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可能与Smurf 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 ;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auricular framework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auricularreconstruction;auricularframework"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 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 ;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auricular framework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