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宝信  杜新生  薛承岩 《河北医药》2008,30(9):1287-1288
目的 了解监测腹液中端粒酶活性(TA)用于诊断腹腔转移癌、评价腹腔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腹液中TA,分析腹腔转移癌患者腹腔化疗前后腹液中TA结果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腹腔转移癌腹液中TA的阳性结果(56/68)显著性高于良性腹水患者(2/33)(P<0.01),其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EA、细胞学检测结果(P<0.01);化疗有效者的阳性结果(10/37)明显低于化疗无效者(28/31) (P<0.01),且化疗后TA阳性者6~18个月的生存人数显著性低于指标阴性者(P<0.01或P<0.05).结论 检测腹腔化疗前后腹液中TA对协助诊断腹腔转移癌、评价腹腔化疗疗效及判断预后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癌胚抗原(CEA)mRNA在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胃周围淋巴结为检测标本,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CEA mRNA,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查癌细胞。结果:胃癌组胃周围淋巴结38.8?A mRNA阳性,病理学检测17.9%癌细胞阳性;良性胃病组胃周围淋巴结均阴性。RT-NP-PCR检测CEA mRNA与病理学检查癌细胞的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EA mRNA指标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病理学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时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化疗后腹液中端粒酶检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了解应用端粒酶评估腹腔转移癌预后的价值。方法68例腹腔转移癌患者,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腹腔转移癌患者腹腔化疗后腹液中端粒酶,比较端粒酶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患者24个月生存例数的差别。结果化疗后腹液中端粒酶阳性42例,阴性26例,阳性组患者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38.1%、11.9%和2.4%)明显低于阴性组(分别为100.0%、57.7%和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腹腔化疗后腹液中端粒酶对评估腹腔转移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监测血液端粒醇(TLM)指标评判结肠癌血液播散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结肠癌患者63例和结肠炎患者33例,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血液TLM.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液TLM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肠炎患者(P<0.001).TLM阳性的结肠癌患者的复发例数明显多于阴性者(P<0.01).其36个月的生存例数明显少于阴性者(p<0.01).结论 动态监测血液TLM指标可以辅助诊断结肠癌血液转移、评判预后.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癌胚抗原mRNA表达情况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变组织表达癌胚抗原mRNA(CEA-mRNA)的差异,探讨CEA-mRNA指标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人和12例非恶性肿瘤的良性消化道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组织中以及同体静脉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标本CEA-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标本癌胚怕(CEA)。结果:恶性消化道肿瘤病人肿瘤组织本29例(82.86%)表达CEA-mRNA、血液标本15例(42.865)表达CEA,两个指标表达情况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癌旁正常组织和非癌病理组织也分别检测出4例和1例表达CEA-mRNA阳性结果,组织标本CEA-mRNA指标诊断恶性消化道肿瘤的特异性为91.67%,敏感性为82.86%。结论:在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方面,CEA-mRNA是一个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且很实用的指标,可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化疗后腹液中癌胚抗原mRNA(CEA mRNA)检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了解应用CEA mRNA评估腹腔转移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腹腔转移癌患者腹腔化疗后腹液中CEA mRNA,比较CEA mRNA阳性与阴性患者24个月生存例数的差别。结果腹腔转移癌患者化疗后腹液中CEA mRNA阳性者6-18个月的生存例数明显少于阴性者(P〈0.05或〈0.01)。结论腹腔化疗后腹液中CEA mRNA的结果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腹腔转移癌患者24个月的生存情况,检测腹腔化疗后腹液中CEA mRNA对评估腹腔转移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癌胚抗原(CEA)mRNA在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胃周围淋巴结为检测标本,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CEA mRNA,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查癌细胞。结果:胃癌组胃周围淋巴结38.8%CEA mRNA阳性,病理学检测17.9%癌细胞阳性;良性胃病组胃周围淋巴结均阴性。RT-NP-PCR检测CEA mRNA与病理学检查癌细胞的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EA mRNA指标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病理学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时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1:1)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3例,2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照组联合传统荷包式缝合固定,研究组联合钉座反穿吻合法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G(lgG)]、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CRP、TNF-α水平及对照组lgG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TNF-α、l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清MDA水平均高于术前,SOD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稳定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以胃癌标本的切缘组织、良性胃炎组织为检测标本,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癌胚抗原(CEA) mRNA,用病理学常规方法 检查癌细胞,比较两种结果 的差别.发现胃癌标本切缘组织、良性胃病组织CEA mRNA阳性率分别为40.3%(27/67)、5.7%(2/35),病理学癌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9.4%(13/67)、0.切缘组织CEA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病理学癌细胞阳性率(P<0.01).提示RT-NP-PCR检测CEA mRNA诊断胃切缘组织癌细胞微转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