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常规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侵犯包膜及瘤内微钙化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结节大小、边界、形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犯包膜及瘤内微钙化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有助于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MWA和肝切除术(H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有关数据库中关于MWA与HR治疗CRLM患者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日期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5日。由2名评估人员独立的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做出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8篇,病例对照研究3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共计1 470例患者包括MWA组662例,HR组808例。meta分析表明,MWA组与HR组的1年(OR=1.09,95%CI=0.69~1.73)、2年(OR=1.04,95%CI=0.72~1.52)、3年(OR=1.07,95%CI=0.83~1.38)、5年(OR=0.78,95%CI=0.57~1.05)生存率及1年(OR=0.66,95%CI=0.41~1.07)、3年(OR=0.87,95%CI=0.61~1.25)、5年(OR=0.77,95%CI=0.47~1.26)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R组患者相比,MWA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短且治疗费用低,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WA与HR治疗CRLM患者疗效相仿,且MWA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但未来仍需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目前针对本病尚无有效的分子标记物。US-FNAC联合分子标志物有利于诊断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不同直径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TACE、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122例,根据转移灶最大径分为≤3 cm组(A组)57例,>3,≤5 cm组(B组)65例,观察3种治疗方法在A组及B组中的疗效,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3种治疗方法间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3种治疗方法的生存曲线并计算治疗后1、2、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3种治疗方式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因素。 结果A组中,联合治疗与微波消融治疗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累积生存率及复发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微波消融治疗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TACE治疗[95.2% vs 91.3% vs 64.0%;100% vs 95.7% vs 72.0%;(100%、95.6%、55.7%) vs (100%、92.3%、24.2%) vs (95.1%、59.5%、0%)],复发率低于TACE治疗(21.1% vs 22.2% vs 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χ2=6.546、5.056,P=0.013、0.039;疾病控制率:P均=0.011;累积生存率:χ2=19.256、7.651,P<0.001、=0.006;复发率:P=0.006、0.008)。B组中,联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微波消融治疗、TACE治疗[94.4% vs 70.9% vs 38.5%;97.2% vs 80.6% vs 57.7%;(100%、91.3%、11.7%) vs (95.5%、71.1%、4.5%) vs (91.5%、34.0%、0%)],复发率低于微波消融治疗、TACE治疗(36.0% vs 68.2% vs 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χ2=6.690、22.964,P=0.018、<0.001;疾病控制率:P=0.043、<0.001;累积生存率:χ2=5.511、24.469,P=0.019、<0.001;复发率:P=0.028、<0.001),且微波消融治疗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累积生存率高于TACE治疗,复发率低于TACE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χ2=6.068,P=0.020;疾病控制率:χ2=3.159,P=0.046;累积生存率:χ2=5.429,P=0.020;复发率:P=0.03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转移灶最大径(RR=3.360,Ρ<0.001)、数目(RR=2.210,Ρ=0.022)、治疗前化疗(RR=0.979,Ρ=0.001)、分化程度(高分化:RR=0.103,Ρ<0.001)、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微波消融治疗:RR=0.044、0.174,Ρ均<0.001)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在>3~5 cm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有明显优势,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患者转移灶直径越大、数目越多,预后越差,采用联合治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且结合治疗前化疗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