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Wernicke脑病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将我们临床遇到的Wernicke脑病误诊2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56岁。因视物双影、走路不稳、偏斜1d入院。查体:BP165/90mmHg,神情语明,反应迟钝,计算困难,左眼球内收不能,外展正常,右眼内收、外展均正常,双眼可见水平眼震,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左巴氏征(+),Romber(+),头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入院诊断:急性脑梗死。予抗聚、降纤等治疗3d不缓解,且患者躁动不安,尿失禁,查头MRI未见责任病灶。追问病史,患者饮酒史30a,近10a每日饮酒1斤余,近0.5a患者寡言少语,买菜时有算错帐情况。  相似文献   
2.
对急、慢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误诊各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要 例1:女.38岁。主因头痛、思维散漫、情感淡漠、多睡及行为怪异1周,狂躁、骂人1d而被强行送入院。入院诊断:脑炎可能性大,需行腰穿等检查,患狂躁不安,漫骂医护人员,不能配合查体,反复静推安定、肌注氯丙嗪均无明显效果,后给氟哌啶醇10mg,2次/d肌注,2d后兴奋、躁动明显缓解,改为氟哌啶醇8mg,2次/d,口服,入院后第5天因患拒绝服药,家属及护士不得已用开口器强行开口,药物灌下后撤出开口器,患口完全张开,下颌不能活动,表情痛苦,当时值班医生考虑强行开口时用力不当致下颌关节脱位,立即采取“口内复位法”给患复位,复位多次失败后,请口腔科会诊,口腔科医生到诊后否认下颌关节脱位,后经会诊,予东莨菪碱10mg肌注诊断性治疗,约0.5h后患下颌自动复位。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5-07~2006-07对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的153例患者进行相关高血压知识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宣教干预,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153例均为生活可自理的清醒的门诊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男89例,女64例,年龄45~88岁,患病2个月~26a。其中1级高血压32例,2级高血压105例,3级高血压1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三组:中年组(45~55岁)56例,老年组(56~70岁)72例,高龄组(70岁以上)2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麦普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注射用麦普宁(简称治疗组5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简称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麦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好转26例,其中20例生活不能自理,死亡2例。结论 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一般预后不良,治愈率低,致残率高。及时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将我院2007-04/2008-02脑桥梗死患者18例的磁共振成像(M R I)、磁共振弥散成像(DW I)改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DW I对脑桥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及不同时期脑桥梗死灶的鉴别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38~76(平均65)岁,病程3 h~7 d,平均3.8 d。其中3 h 3例,6~8 h 9例,>24 h 6例。既往有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8例,脑梗死4例(其中2例有糖尿病)。临床表现:眩晕呕吐6例;偏瘫伴头晕11例;双侧面瘫,球麻痹,四肢瘫,不能讲话只能以睁闭眼或眼球上下运动表达意思1例。1.2方法采用PH IL IPS ZNTRA 1.5T磁共振机进行检查。先行常规M R I T 2W I采用EP I序列,轴位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5 mm,共19层。2结果3例病程3 h的患者,M R I T 2W I均无异常,其中2例DW I显示脑桥高信号,另1例DW I显示未见异常,治疗2 d后复查,DW I及T 2W I均见高信号影;4个月后再次复查,T 2W I见清晰高信号影,DW I转为低信号影;9例病程6~8 h的患者,DW I和T 2W I均显示脑桥高信号...  相似文献   
7.
现对我院近5a来收治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岁。其中高血压史8例,糖尿病史3例(其中1例合并偏头痛),另1例无明显病史。  相似文献   
8.
对2002-01~2003-12就诊于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3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5例(男女比例6∶1),发病年龄18~77(56.50±12.95)岁。病程2个月~9 a,平均1 a2个月。入院后分别进行了脊髓磁共振成像(M R I)和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后转神经外科手术证实为此病。1.2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脊神经根病为特点,首发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其次逐渐出现排尿困难[(1.17±0.60)a]。体征双下肢肌力0~Ⅳ级,其中3例双上肢肌力也降低,双下肢深浅感觉减退,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低,双侧病理征(+)。1.3辅助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