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中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组人群,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VLBWI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高,预防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1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1101例肿瘤PICCI置管患者,穿刺前评估患者的血管;选择外径细、材质柔软,王入后导管可完全漂浮在血管内,能有效减少机械性摩擦造成血管内壁损伤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或聚氨酯(硅胶类)的PICC导管;加强置管后护理,有效降低穿刺部位出血、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全员动员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病人和家属参与医疗护理过程的能力.[方法]用<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认证标准>(JCI)中病人和家属的教育(PFE)标准和衡量要素及全员动员的管理理念,在病区内设立一套由医生、护士、医疗辅助人员共同参与、根据岗位分工不同,在教育委员会协调下形成相互协作整体的教育模式,按个性化需求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全员动员教育模式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整个病区健康教育的无缝化链接,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医学应对能力、满意度,而且使整个团队的业务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结论]JCI标准是一套结构完整且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模式形成过程中有利于员工形成病人教育与质量持续改进的新理念,从而提升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并发SIAD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患者血清钠均<130mmol/L;血浆渗透压<270msom/L;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1;尿钠>20mmol/L,给予增大皮质醇药物剂量或予以ACTH、限水、限钠或补钠等治疗,患者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监测患者尿量、尿比重和血清钠、血尿渗透压等实验室指标,有助于SIADH的诊断与治疗,加强对患者饮食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可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预防肌注后硬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系统观察了肌注后硬结形成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对肌注后硬结的预防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药液即使注入到肌肉层,若反复连续在一处注射也同样可以形成硬结,且硬结一旦形成,其病理改变不易逆转,故强调在肌注后硬结的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同时,介绍了自制预结灵对硬结的预防作用,经初步实验,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置管操作简单易行、留管时间1年以上、极少引起并发症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为危重、抢救、长期需要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长期的无痛性静脉通路,可有效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实现了“一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高级护理实践(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等术语为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幅护理角色发展的美好前景.随着我国的护理实践发展,一个迫切需要发展的高级护理实践领域即肿瘤专科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和发展肿瘤专科领域的护理专家型人才培训制度,无疑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肿瘤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鼻咽癌与颈部肿块的关系。方法:对24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6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83例出现颈部肿块,其中101例为首发症状。颈部肿块位于病变同侧134例、对侧5例、双侧44例;累及颈深上淋巴结者172例。N0,N1、N2之间的EB病毒VCA-IgA、EA-IgA滴度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巨大颈部肿块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颈淋巴结转移,多位于病变同侧的颈深上淋巴结;EB病毒抗体滴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巨大颈部肿块者发生远处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心内科监护室患者焦虑因素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了解心内科监护室(CCU)患者焦虑状况和领悟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影响焦虑的因素以及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imet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60例CC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作比较。结果CCU患者的焦虑状况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焦虑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CCU患者总体领悟社会支持状况为中等水平(得分52.77±8.37),其中领悟家庭内支持状况为高水平(得分24.77±2.42),领悟家庭外支持状况为中等水平(得分28.00±6.85);焦虑与社会支持、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CU患者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对患者焦虑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对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JCI标准建立全员动员模式下病人和家属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全员动员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病人和家属参与医疗护理过程的能力。[方法]用《联合委员全国际医院认证标准》(JCI)中病人和家属的教育(PFE)标准和衡量要素及全员动员的管理理念,在痛区内设立一套由医生、护士、医疗辅助人员共同参与、根据岗位分工不同,在教育委员会协调下形成相互协作整体的教育模式,按个性化需求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全员动员教育模式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整个病区健康教育的无缝化链接,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医学应对能力、满意度,而且使整个团队的业务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结论]JCI标准是一套结构完整且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模式形成过程中有利于员工形成病人教育与质量持续改进的新理念,从而提升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