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正>常见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及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MUI)[1],压力性尿失禁(SUI)指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喷嚏、咳嗽、大笑、提重物、体位突然改变),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从尿道外口流出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TVT-O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的改良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娩潜伏期硬膜外镇痛对宫缩的影响.方法 单胎头位正常初产妇120例分为三组:E组和D组在分娩潜伏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D组在镇痛开始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C组未镇痛.观察镇痛开始时(T0)、镇痛1 h(T1)、2 h(T2)时疼痛评分(VAS)和宫缩强弱的变化,T0和T2时产妇血浆皮质醇(Cor)、催产素(O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前列腺素E2和前列腺素F2a的代谢物(PGEM和PGFM)、雌二醇(E2)、孕酮(P)等激素水平的变化,记录缩宫素使用情况.结果在T1、T2时,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E、D组(P<o.01).C组宫缩强度显著优于E、D组(P<0.01或P<0.05),D组显著优于E组(P<0.05).C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小于E、D组(P<0.01或P<0.05),D组显著小于E组(P<0.05).与C组比较,E组或D组第一产程延长约80 min(P<0.01),第二产程延长约10 min(P<0.01).在T2时,C组血浆Cor、CRH、OT、PGEM、PGFM水平明显高于E、D组(P<0.05),D组血浆CRH、PGEM和PGFM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 分娩潜伏期硬膜外镇痛可致宫缩抑制;神经阻滞后应激反应减轻致一些促宫缩激素分泌减少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使用静脉持续泵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ASAⅠ或Ⅱ级,宫外孕、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2~45岁,体重46~64kg,所有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泵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组(B1、B2、B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6水平。各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均给予硬膜外腔推注吗啡2mg,手术结束后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B1、B2、B3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160、240、280μg/h,Bolus160、240、280μg,间隔时间45min;C组用生理盐水100ml。观察各组产妇术后4、12、24、36、48h的VAS评分和PCA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1、B2、B3组在术后24、36、48h的VAS和术后24、36h的PCA次数低于C组(P<0.05),B2、B3组在术后24、36、48h的VAS和术后24、36h的PCA次数低于B1组(P<0.05)。B1、B2、B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5%、0、0)均低于C组(25%)(P<0.05),B1、B2、B3组恶心发生率(15%、10%、10%)均低于C组(40%)(P<0.05),B3组眩晕发生率(40%)高于B1、B2、C组(0、0、5%)(P<0.05)。结论静脉泵注布托啡诺240μg/h复合硬膜外吗啡2mg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较少,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左旋布比卡因或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商品名速卡)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长效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心脏和神经毒性,已成功地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本研究拟采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其镇痛效果和副作用,并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镇痛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单胎、足月、头住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每组n=25。所用药物:A组:0.075%罗哌卡因;B组:0、125%罗哌卡因;C组:0.2%罗哌卡因,每组均加21ag/ml芬太尼:D组: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于产程进展宫口开3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首次剂量硬膜外腔给予8—12ml,半小时后,连接PCA泵持续硬膜外腔输注,维持量6~10ml/h至宫口开全停药,PCA剂量4ml,锁定时间30min。所有产妇均行视觉模拟评分W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组与D组相比产妇用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B、C组第一产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A组的镇痛效果欠佳,VAS评分高于B、C组,有显著差异(P〈0.01)。C组的难产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镇痛效果最满意。宫口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较快,分娩中产妇的BP、HR、RR平稳,对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gpar评分均无明显影响,联合用药可减少局麻药用量。结论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对产程影响最小,镇痛效果确切,简便易行。是硬膜外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镇痛,国外临床上早已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本文旨在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时蛛网膜下腔麻醉最佳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2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拟在腰麻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年龄21~35岁,孕38~42周,身高152~167 cm,体重53~91 Kg,所有产妇术前孕期检查胎儿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帕洛诺司琼组(Ⅱ组)和托烷司琼组(Ⅲ组)。麻醉诱导前,Ⅰ组未注射止吐剂,Ⅱ组和Ⅲ组分别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或托烷司琼5 mg。记录术前、术中2 h、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0~3 h、3~24 h,24~48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完全缓解率(CRR)。结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与Ⅰ组相比,Ⅱ组与Ⅲ组术后0~3 h、3~24 h,24~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有降低,CRR均升高(P0.05)。在24~48 h时间段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Ⅲ组更低,CRR更高(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对于减少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24~48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更具有优势,老年高危PONV患者可优先选择帕洛诺司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