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度药物、毒物中毒致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及早施行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方法:采用瑞典(GAMBORO)单泵,丽珠HA血液灌流器330ml,血管通路采用内瘘穿刺针,行股静脉穿刺引血,肘静脉穿刺后回血建立体外循环。结果: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及早行床边血液灌流是抢救重度药物、毒物中毒最关键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HD)在心肾综合征(CRS)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共计30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衰竭两组,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检查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HD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不同程度改善,t分别为3.02(P<0.05),7.09(P<0.01),两组间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t=0.099(P>0.05);两组治疗后GFR出现明显增加,t分别为6.301、4.680(P<0.01),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t分别为5.470,4.165(P<0.01)。结论 HD在CRS治疗过程中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改善肾功能,可作为CRS早期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笼蛋白(lipocalin)作为生物化学标志物几乎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诸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脂类代谢紊乱、肝脏和肾脏损害。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f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hpocalin,NGAL)是一新型的脂笼蛋白,是Kjeldsen等在1993年研究中性粒细胞内92000明胶酶。  相似文献   
4.
顺应法制 提高死亡记录书写质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高病案死亡记录书写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自身合法权益.方法复习我院近年死亡病案,对比其优缺点,寻找差距.结果客观、详尽记录患者入院病况、住院期间病情动态演变过程、治疗对策和连续抢救全过程的每一具体细节及依据,完善签名制度,记录并满足病家合理要求等是提高病案死亡记录书写质量的几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2—2004年用床边灌流成功抢救5例毒物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病例。强调对因毒物所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仍应争分夺秒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不应放弃灌流治疗时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结果为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慢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炎5例,广泛性出血性胃炎3例,其中2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胃十二肠指病变是慢性血透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因症状多不典型,应常规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出现和妥善处理,有利于防止发生致死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毒物中毒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灌流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来清除人体血液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中、小分子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近两年来,我们应用血液灌流技术对42例重症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恰当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0例老年患者和50例非老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原发病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而非老年组则以慢性肾炎为主。老年组的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治疗效果均明显比对照组差。心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组的主要死因。结论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进行适当的干预,积极改善营养状况,提高透析充分性,加强心理护理,可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内感染肝炎病毒的原因。方法应用第二代ELISA方法对本院HD病人进行HBV、HCV、HGV检测,同时记录透析时间,输血次数进行对比设立非透析病人对照组。结果HD病人肝炎感染率:HBV22.9%,HCV51.4%,HGV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其中HCV感染率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相关密切(p<0.01)。结论可能共用透析机、重复使用透析器、输血、透析环境血液污染是肝炎病毒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MHD并发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HD并发心房纤颤发生率为16%。11例均有严重的心脏损伤、贫血及营养不良。MHD并发心房纤颤时室率加速可诱发或加重左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结论:MHD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同龄人群。对有心脏严重损伤、贫血、营养不良、高龄或MHD时间长者,血液透析期间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避免血压、血容量、血电解质短期大幅下降而诱发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