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拟精液液化汤治疗精液不化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不化是指精液射出45分钟后仍呈胶冻状,是男性不育症中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之一。笔者应用自拟精液液化汤治疗精液不化症患者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肌肉控制训练等,每周训练3次,每次持续60 min,共训练2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每组进行15个腹式呼吸,分3组进行,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45个腹式呼吸)和吸气肌训练(每组进行10次最大吸气与呼气训练,共3组,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训练30次),每周训练5 d,共训练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MT)步行距离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定,并评估所有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结果 治疗12周时,2组患者的UPDRS Ⅲ、BBS、6MWT、MBI及FEV1、FVC、FEV1%[治疗组(25.82±0.62)分、(43.16±0.91)分、(324.54±88.51)m、(62.55±2.79)分及(1.96±0.62)L/s、(2.81±0.59)L、(71.83±9.12)%;对照组(27.33±0.68)分、(41.77±0.61)分、(297.34±90.12)m、(60.14±2.71)分及(1.71±0.53)L/s、(2.69±0.62)L、(69.38±8.89)%]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均较组内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的UPDRS Ⅲ、BBS、6MWT、MBI[(19.22±0.39)分、(46.27±0.82)分、(350.12±87.73)m、(70.29±3.01)分]及FEV1、FVC和FEV1% [(2.35±0.64)L/s、(3.17±0.63)L、(75.41±8.29)%]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24.91±0.72)分、( 43.62±0.74)分、(316.62±91.32)m、(65.42±2.92)分及(1.92±0.59)L/s、(2.97±0.59)L、(71.24±9.03)%]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与组内治疗12周时相比亦有进一步改善。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呼吸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恶茶碱     
夏春凤 《药学进展》1991,15(1):54-55
  相似文献   
4.
辨治胆道蛔虫症68例的体会夏春凤(江西省上饶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3340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笔者从1983年~1994年11月间辨治胆道蛔虫症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8例中,男39例,女...  相似文献   
5.
6.
胎方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高,近年来处上升趋势,处理不当常导致剖宫产率升高,而降低阴道性难产率和剖宫产率,则是提高阴道助产分娩质量的重要问题。我们对90例正式临产,胎方位为枕后位、枕横位的产妇进行了前瞻性观察,产程中根据胎方位分别指导产...  相似文献   
7.
夏春凤 《江西中医药》2005,36(11):61-61
小儿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3岁以上儿童的发病率为5%~12%。笔者在临床中通过点压遗尿点、辅以药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夏春凤 《健康必读》2008,7(4):95-95
人类的心理活动千差万别,病人与正常人不同,传染病人则更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不同侧偏瘫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其躯干控制能力的恢复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研究共纳入脑卒中后躯干控制能力降低或丧失的偏瘫患者94例,并根据偏瘫侧不同分为左侧偏瘫组(48例)和右侧偏瘫组(4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包括躯干各个方向的旋转、屈曲、伸展等)和常规康复训练。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的TCT总分、TCT 1~4得分、FIM运动部分、转移能力、行进能力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训练后,2组患者TCT总分、TCT 1~4得分、FIM运动部分、转移能力、行进能力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侧偏瘫组患者出院时比较,右侧偏瘫组患者TCT总分[(79.13±14.43)分]、TCT2[(15.96±6.12)分]、TCT3[(16.0±7.16)分]及TCT4[(23.30±4.48)分]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侧偏瘫组患者出院时比较,右侧偏瘫组患者FIM运动部分、转移能力、行进能力得分虽有轻度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训练后,脑卒中后右侧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恢复能力优于左侧偏瘫患者。  相似文献   
10.
celecoxib为Searle&Co公司开发的新一代Ⅱ型环氧合酶(COX-2)选择性抑制剂。本文对celecoxib进行药理和临床评价,并就上市后的销售情况,结合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市场份额进行分析,说明开发celecoxib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