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肝胆外科医生常规手术.浙江省嘉兴市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高发区,不少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存在肝脾肿大、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及肝门区静脉曲张等情况.LC手术存在难以控制的术中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及术后感染等风险.本次研究采用LC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4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 4例行胆囊切除术 ,2例行大部胆囊切除术 ,均获成功。结论 :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Ⅰ型Mirizzi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4至2006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切除肿瘤的sHCC患者75例。选取20项临床和病理学参数,以2年为早期复发的时限,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75例sHCC患者经手术切除肿瘤后,1~5 a累积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7%、46.7%、76.0%、86.7%和92.0%;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术前AFP>400 μg/L(HR=2.477,95% CI=1.100~5.576,P=0.029)和肿瘤分布超过半肝(HR=5.801,95% CI=1.831~18.379,P=0.003)是s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术前AFP>400 μg/L和肿瘤分布超过半肝的sHCC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及早发现复发肿瘤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ms,IPMN) 是临床相对少见的胰管内来源的肿瘤.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在老年患者中常不能或者被拒绝实施.本次研究对收治的13例老年IPMN患者行胰管支架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的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患者起病时间的长短对应用腹腔镜探查结果的影响,帮助临床上腹痛待查诊治过程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探查时机。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腹痛待查患者共212例,均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入院前后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按起病时间分为三组:A组腹痛起病<24 h;B组腹痛起病24~72 h;C组腹痛起病>72 h。均在入院24~72 h行腹腔镜探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率。结果 B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χ2分别=4.66、4.01,P均<0.05);A组与B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较C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29、8.81,t分别=2.24、2.05;2.92、2.71,P均<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t=1.18、1.36,P均>0.05)。结论腹痛起病时间的长短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腹痛起病<72 h入院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2年3月65例小儿阑尾脓肿的临床资料。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2例;7例仅行抗感染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5例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64±23)min,术中出血量(13±7)ml;7例因脓肿〈5 cm抗感染治疗11~23 d,平均16.7 d;7例因脓肿〉5 cm穿刺置管引流,其中2例超声引导,5例CT引导。65例随访3~66个月,平均37.4月。14例抗感染治疗及穿刺引流患者中,2例择期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再发急性阑尾炎急诊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所有手术患者无腹腔出血及肠漏。1例耻骨上trocar口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结论合理运用超声及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及腹腔镜阑尾切除等措施诊治儿童阑尾脓肿,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对胆囊切除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及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胆囊切除后胆总管结石病人,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ERCP组(31例)与LCBDE组(28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相关指标等。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LCBDE组相比,ERCP组手术时间更短(85.79±12.69 min vs. 106.49±17.81 min),(t=19.154,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49.98±14.74 m L vs. 104.21±20.56 mL),(t=27.538,P<0.001),腹腔粘连发生率等低(25.81%vs. 60.71%),(χ2=41.369,P<0.001),引流管使用率更低(64.52%vs. 100.00%),(χ2=63.459,P<0.001),ERCP组12.90%(4/28,例)患者复发胆总管结...  相似文献   
8.
9.
周鸿鲲  秦运升  张杰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50-1054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胆道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和单纯胆道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恶性胆道梗阻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组)28例和对照组(金属覆膜支架组)35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胆管狭窄处内径大小变化,术后第7 d总胆红素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大小、肿瘤增大幅度、术后生存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两组胆管最狭窄处内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宽,术后第7 d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均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肿瘤增大幅度、术后并发症等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增大幅度分别为(4.67±1.94) mm和(6.05±1.35) mm,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3 d(95%CI:125~372 d)和244 d(95%CI:119~34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胆道梗阻致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黄疸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安全性与单纯支架置入术相当,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在基层医院创伤性脾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因创伤性脾损伤在本院接受LS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340分钟,平均151分钟;术中失血量30~510ml,平均216ml;术后进食时间15~103小时,平均32小时;术后腹腔引流1~7天,平均2.7天;术后住院3~20天,平均6.9天;手术并发症4例,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病人死亡。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充分的手术技巧基础上,LS在基层医院是可以安全、顺利开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