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镰旁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1年8月经治的12例镰旁大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经过。结果:12例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随访预后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镰旁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应充分利用影像学资料及病人出现的阳性体征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全部切除肿瘤,同时注重脑功能区及重要血管的保护、瘤基底部大脑镰的切除及周边组织的电灼处理。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了最早的1例发病于2019年12月1日[1],流行病学调查后考虑该感染病例可能与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2020年2月11日,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15例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满意,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腱生长蛋白(Tenascin,TN)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与胶质瘤的侵袭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Tenasc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Tenascin表达于胶质瘤新生血管,瘤细胞周围基质以及胶质瘤细胞;PCNA表达于细胞核,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肿瘤新生血管和瘤细胞周围基质中的Tenascin表达增强,瘤细胞中PCNA表达亦增强,Tenascin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enascin在胶质瘤血管形成,瘤细胞增殖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enascin和PCNA可作为评价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椎管肿瘤常导致截瘫终生致残,但若能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多数能痊愈。本科1987~1998年共收治椎管肿瘤68例,根据本组资料对其中出现误诊的各相关因素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8—62岁,平均30.8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年3个月,从发病至确诊,小于1年27例,1~5年30例,5年以上11例。以上病例确诊前均按腰腿痛对症治疗无效。 首发症状为感觉障碍、肢体麻木10例,占 14. 85%;蚁走感 8例,占 11. 76%;感觉缺失20例,占…  相似文献   
6.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纵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大脑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矢状窦、大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20例,Ⅱ级切除7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2例。29例随访6个月至5年,13例不全性偏瘫者完全恢复,8例术前偏侧感觉障碍者均不同程度改善,4例术前上矢状窦局部完全闭塞者术后3年无复发,4例肿瘤双侧对称生长者双侧开颅术后5年无复发。2例失访。无死亡病例。结论认真分析术前影像资料,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中央区和上引流静脉,妥善处理受累上矢状窦,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立体定向血肿腔软通道引流术的40例中等血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与同期入院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的40例该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伤残发生率及NIHSS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立体定向血肿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中等血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药物保守治疗,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囊肿切除加枕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对枕大池蛛网膜囊肿行囊肿切除术加枕大池-腹膜分流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3周枕大池明显缩小,1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枕大池及脑室系统大小正常,无囊肿复发,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囊肿切除加枕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无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内,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血流速度(Vs)水平、残余血肿量、水肿范围以及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4.6%(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m、V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m、Vs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Vm、Vs水平,降低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各种原因导致的颅骨缺损十分常见。临床上为保护脑组织,恢复颅腔的完整及屏障功能,并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以及美观需求,需要进行颅骨修补。而修补材料钛网,因其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术后感染率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尽管如此,临床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并感染的病例并不鲜见[1]。我科对6例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并感染的患者,行转移颞肌瓣敷贴联合钛网部分切除治疗,均I期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