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给产妇带来了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岀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院外科自1994年引进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完成近千例。这项新技术的引进,给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通过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笔者对LC护理有了独特的认识,现将2002年7月~2006年7月完成LC共80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素萍 《医药世界》2010,(8):791-792
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后对宫颈形态和机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宫腔电切镜宫颈锥切治疗慢性宫颈炎382例。分析术后宫颈长度、宫颈管和宫颈内口宽度变化及宫颈缩短、宫颈管松弛、宫颈管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缩短、宫颈管松弛和宫颈管狭窄,这些变化的发生率分别为28.01%、43.98%和15.45%。结论宫颈锥切术可引起宫颈缩短、宫颈管松弛和宫颈管狭窄,这些变化的发生与锥切范围有关。手术时应在保证切尽病变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切割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95年以来,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加外用10%冰醋酸联合治疗甲真菌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永久性控制生育的方法,为主要节育措施之一。输卵管结扎术虽成功率很高,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国内综合资料报道失败率为0.16%~2.4%。输卵管结扎术失败后可发生宫内妊娠或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严重并发症,应予关注。该文总结分析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36例病例,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5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3、6、9个月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以及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3、6、9个月随访观察,患都痛经减轻,月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不同程度缩小,术后6个月平均缩小26.45%,9个月平均缩小43.38%;RI显著下降,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5年4月始应用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采用内镜直视下预扩张安放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共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4 4~ 76岁 ,平均年龄 5 8.6岁 ,经内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晚期食管、贲门癌 18例 ,术后吻合口狭窄 2例。狭窄部位食管下段 10例 ,中段 6例 ,贲门 2例 ,吻合口 2例。按Stooler分级Ⅲ级 (仅能进流质 ) 16例 ,Ⅳ级 (完全不能进食 ) 6例。1.2 器械 包括Savary锥形硅胶扩张器、支架置入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Olympus胃镜、X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更为准确、简便、安全的内镜下置放食管内支架的方法。方法 常规食管扩张解除狭窄后在狭窄的上下端注射泛影葡胺O.5~1ml,然后在X线下定位,选择支架长度,置入内支架。结果 63例中,62例一次成功,1例贲门癌患者发生支架移位脱落;吞咽困难分级由术前3.2级下降到0.85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定位直观准确、影响因素少、操作简便、不增加病人痛苦、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