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输血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支持疗法,特别是在手术患者和贫血患者中应用广泛。常见的血液制品有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等。其中,红细胞制品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做一些处理,比如去白细胞,洗涤或者辐照后,得到去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经过处理后可以减少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过敏反应,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还需要对红细胞制品进行CMV和HbS检测,来确保该类患者输血的安全性。本文对这几种特殊处理后的红细胞制品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合理用血有所帮助,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储存血小板作为临床输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其保存期和血液质量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近十年的研究显示,血小板在储存过程中伴随非编码RNA(ncRNAs)表达的表化,它们参与血小板活化、线粒体损伤、凋亡等过程。因此,ncRNAs可能是储存血小板质量和活性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同时,血小板细胞外囊泡通过参与ncRNAs的转移在血小板输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介导血小板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和导致受血者机体病理变化的重要载体。研究ncRNAs如何参与血小板mRNAs表达的调控是了解储存血小板活化与代谢损伤等分子机制的关键,这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外储存血小板的质量,延长保质期,改善输血患者的预后,更好地实现精准输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 (miRNA)在精神分裂症(SZ)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筛选出与SZ相关的7种miRNA (has-miR-449a,has-miR-34a-5p,has-miR-652-3p,has-miR-564,has-miR-432-5p,has-miR-548d-5p和has-miR-572);提取35例初诊的SZ患者(患者组)及1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抗凝全血的血浆及PBMC中的RNA,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技术测定血浆及PBMC中这7种miRNA水平,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患者组血浆及PBMC中4种miRNA(miR-652-3p,miR-564,miR-432-5p和miR-548d-5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患者组7种miRNA的相对表达量血浆明显高于PBMC(P均0.05);多变量ROC曲线显示,患者组血浆miRNA(has-miR-652-3p,has-miR-564,has-miR-548d-5p)ROC曲线下面积为98%,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5.4%;PBMC miRNA(has-miR-652-3p,has-miR-564,has-miR-432-5p以及has-miR-548d-5p)ROC曲线下面积为86%;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8.3%。结论:SZ患者血浆及PBMC中的miRNA(miR-652-3p,miR-564,miR-432-5p和miR-548d-5p)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血浆miRNA更有潜力成为SZ的分子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多次血小板输注的100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观察组患者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再选择相容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两组患者就其血小板纠正指数、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74%(37/50),对照组仅为18%(9/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62,P0.05);血小板输注1 h、24 h后,观察组的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109,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输血前显著缩短(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50)(χ~2=5.005,P0.05)。结论在血小板输注前对患者施行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体检测,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减少同种免疫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还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纠正其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预防出血和止血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血小板制品主要分为手工浓缩血小板和机采(单采)血小板,这2种血小板由于受保存条件的影响,有效期短,导致血液资源浪费,供不应求。国内外的研究者们致力于改良血小板保存液及保存环境的研究,力求找到最佳的保存方法,近年来,研究者们又再次提出4℃冷藏保存血小板的相关研究,我们将该保存方法的既往研究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hCcEe抗原配合性血液输注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β-地中海贫血需长期输注红细胞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进行ABO,Rh C、c、D、E、e抗原相合性或相容性输血,对照组仅进行ABO、RhD相合性输血。观察2组研究对象不规则抗体产生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地区RhCcEe表型分布与其他地区相吻合。实验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10.41%(P0.05)。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有2例发生迟发性血清学反应,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1例非溶血性发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CcEe配合性血液输注可降低β-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后的不规则抗体产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