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区内经穴敏化的病理学基础。方法:疾病组为慢性HBV感染住院患者,对照组为排除HBV感染的健康志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本研究前期发现的肝区内红外敏感经穴步廊、期门、日月进行定点超声检测,以所见组织检出率为指标,进行组间、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①期门:健康组为肝组织和门静脉干支,慢乙肝组门静脉干支增高,肝硬化组矢状窦、胆囊均高,组间配对,P0.01。②日月:各组均为门静脉、肝组织、胆囊。慢乙肝组胆囊减少,与门静脉配对检验,P0.05。③步廊:健康组以肺肝界为主,疾病组矢状窦增高,肝硬化慢乙肝健康组,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肝区红外敏感经穴对应的肝内组织,具有动态变化规律,符合HBV感染的病理演变规律和中医学肝肾、肝胆的病理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GLA线体埋线和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取PGLA线体埋线,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针刺疗法。按照《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速度(MCV)评定方案分别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评分、神经电生理的治疗后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LA线体埋线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远期疗法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抑郁量表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皇姑区龙江社区冠心病志愿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20名,分为治疗组与健康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治疗组的温度特异性穴位;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抑郁量表(HAMD)分析治疗效应。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发现治疗组体表温度特异性穴位(P<0.05)心俞(左)、心俞(右)、大陵(左)、大陵(右)、膻中;在治疗后进行红外热成像的前后对照研究发现膻中、心俞穴有体表温度变化(P<0.05);治疗后,采用HAMD进行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有红外温度低温表现。本研究的贴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穴位的刺激可以影响心区体表代谢,贴敷方法还可以缓解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诊断为白内障并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31例患者(40眼),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远、中、近距离视力,屈光度,离焦曲线,高阶像差,客观视觉质量,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以及术后脱镜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均可获得优于0.6的良好视力,术后远、中、近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34眼(85.7%)目标屈光度为-0.50D~+0.50D;术后3个月离焦曲线在0D、-1.5D和-2.5D出现了3个峰值,且在-1.5D~-2.5D曲线平缓,视力均优于0.8;术后各时间点的高阶像差均低于术前(P<0.05),客观视觉质量均优于术前(P<0.05),且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均在正常值范围内。31例患者术后脱镜率为100%。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期临床效果较好,为患者提供了稳定的全程视力和理想的屈光状...  相似文献   
5.
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建立及其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平区卫生监督所于2004年9月和2005年12月,分别在昌平区长陵镇和北七家镇设立了昌平区卫生监督所派出机构—长陵分所和北七家分所,分别负责长陵镇、十三陵镇和北七家镇、东小口镇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派出机构的设立,使昌平区卫生监督所对长陵镇、十三陵镇、北七家镇、东小口镇的卫生行政执法能力得到增强,有效提高了监督覆盖率和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督执法成本,缩短了处理举报投诉和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对当地商户和群众的卫生法规宣传大幅增强。做到办理卫生行政许可足不出镇,实现了将“监督管理重心下移、审批窗口前移,就近实施综合执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予巨刺法治疗,采取健侧针刺。对照组采取患侧针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针刺健侧)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患侧)(P0.05)。结论:巨刺治疗面肌痉挛有较好疗效,采取针刺健侧疗效优于患侧针刺,临床上慎采取患侧取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IOLMaster 700、OPD-Scan Ⅲ与MODi 2角膜地形图仪3种仪器在测量白内障患者水平角膜直径(white to white,WTW)、平坦轴角膜曲率(keratometry of flataxial,Kf)和陡峭轴角膜曲率(keratometry of steepaxial,Ks)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1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中心就诊并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54例(92只眼),其中男17例(28只眼),女37例(64只眼),平均年龄(52.83±15.00)岁。采用3种仪器分别测量患者的WTW、Kf、Ks。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仪器相关性及Bland-Altman法评价仪器的一致性。结果 3种仪器测量WTW、Kf、Ks值时,只有IOLMaster 700与OPD-Scan Ⅲ的WTW值、OPD-Scan Ⅲ与MODi 2角膜地形图仪的WT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余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中,3种仪器测量值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75~0.98之间。Bland Altman法评价仪器的一致性时,IOLMaster 700与OPD-Scan Ⅲ、IOLMaster 700与MODi 2角膜地形图仪、OPD-Scan Ⅲ与MODi 2角膜地形图仪测量WTW、Kf、Ks值95%一致性界限外比例分别为(5.43%、6.52%、4.34%)、(4.34%、4.34%和7.61%)、(5.43%、5.43%和7.61%)。结论 3种仪器测量Kf、K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OLMaster 700与MODi 2角膜地形图仪测量WTW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种仪器测量Kf、Ks、WTW差异均有临床意义,不能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中学生常规体检筛查肥胖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代谢异常的罹患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海淀区8所中学常规体检筛查出387名12~17岁肥胖学生进行临床健康风险评估,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检查黑棘皮症和腹部肝脏超声,以及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和LDL—C)、肝功能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推荐的NAFLD诊断标准。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x2检验、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7名肥胖中学生的NAFLD检出率为45.0%;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o.8%和49.1%;随着肥胖程度增加,NAFLD患病率、黑棘皮症检出率、血脂紊乱和肝功能损害程度呈上升趋势。肥胖合并NAFLD中高TC、高LDL.C、低HDL.C、高TG、IFG、肝功能异常和黑棘皮症检出率分别为6.3%、4.0%、37.9%、22.8%、46.0%、17.8%和28.5%,NAFLD组高TG、肝功能异常、黑棘皮症的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学生BMI每增加1 kg/m2,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40%;有黑棘皮症的肥胖学生发生NAFLD风险是无黑棘皮症的2.74倍(95%CI:1.36~5.52),高TG可增加肥胖学生罹患NAFLD的风险(OR=2.75,95%CI:1.48。5.11)。结论 以学校常规体检来源的肥胖学生中NAFLD检出率较高,同时伴有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高BMI、高TG和黑棘皮症独立作用于NAFLD。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al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随病程变化的明适应负向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NAION患者18例作为NAION组,另选取正常1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NAION患者不同视盘水肿状态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差别,将NAION组进一步分为视盘水肿时的盘周RNFL厚度增加组(以下简称“增加组”)和视盘水肿消退后的盘周RNFL厚度正常及减少组(以下简称“正常及减少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PhN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盘周RNFL厚度检查。结果 NAION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hNR幅值[分别为(28.23±14.62)μV、(46.24±16.04)μV]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增加组、正常及减少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hNR幅值[(28.77±11.87)μV、(27.96±16.32)μV、(46.24±16.04)μV]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但增加组和正常及减少组相比,PhNR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增加组PhNR幅值与RNFL厚度呈负相关性(r=-0.86,P=0.03),正常及减少组PhNR幅值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性(r=0.96,P=0.00)。结论 NAION患者发病初期PhNR幅值即显著降低,随着病程进展,PhNR幅值未发生显著变化。NAION视盘水肿时盘周RNFL厚度越大,PhNR幅值越低;视盘水肿消退后盘周RNFL厚度越小,PhNR幅值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