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aSAH老年患者11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V级)43例和预后不良组(I~III级)69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瘤的位置、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因素的差异,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脑积水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高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可增加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治疗此类高风险患者时应格外谨慎,采用合理的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 d 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手术前后NIHSS评分、ASPECT评分、侧支循环、闭塞类型、开通顺序、术中替罗非班使用、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率、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确认21例[(10.6%(21/198)]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8例(38.1%),预后不良组13例(61.9%)。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肺部慢性疾病、入院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病因TOAST分型等术前评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年龄更低(P=0.009)。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20),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再通率为(TICI 2b-3)71.5%,死亡率28.6%,仅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再灌注TICI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低的发病年龄(P=0.009)、良好侧支循环(P=0.037)、术后7 d NIHSS评分(P=0.020)及桥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为预后预测因子(B=3.651,OR=38.5,95%CI为2.951~508.463,P=0.006)。结论前循环急性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总体良好预后率偏低,良好侧支循环为预后较强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O患者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去大骨瓣减压术中减压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入2010至2017年间在本院行骨瓣减压术治疗的sTBI患者116例,根据减压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和标准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每组5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标准组术后GC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切口疝、术后再出血和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的疗效更好,可迅速改善患者预后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行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同形式的颅内动脉瘤及不同病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起病3d内)采用显微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HHS)病情分级结合治疗后1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其治疗结果,其中显微手术128例(HHS Ⅳ~Ⅴ级占30例),经血管内栓塞86例(HHS Ⅳ~Ⅴ级占17例).结果 98例HHS Ⅰ~Ⅲ级显微手术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76例,4分(轻度残疾)13例,3分(严重残疾)6例.2分(植物生存)2例,1分(死亡)1例;69例HHS Ⅰ~Ⅲ级血管内介入治疗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54例,4分9例,3分4例,2分1例,1分1例,两组HHS Ⅰ~Ⅲ级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HHS Ⅳ~Ⅴ级显微手术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8例,4分6例,3分8例,2分4例,1分4例;17例HHS Ⅳ~Ⅴ级血管内栓塞治疗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2例,2分4例,1分7例,两组HHS Ⅳ~Ⅴ级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HS Ⅰ~Ⅲ级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而Ⅳ~Ⅴ级动脉瘤患者倾向于显微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效果更好,远期疗效还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眶上入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在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中的优势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共89个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位置适度调整微骨窗,采用改良眶上入路实施夹闭手术并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其中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68例(70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9例(19个)。2例病人动脉瘤术中再次破裂,夹闭后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成功夹闭89个动脉瘤。术后病人均行头部CTA证实动脉瘤无残留。随访6~12个月,GOS评分:5分66例,4分16例,3分3例;失访2例。结论改良眶上入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可行、高效微创、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自发破裂并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表皮样囊肿自发破裂并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51岁,因表皮样囊肿破裂后出现头痛症状就医,入院后病情进展迅猛,考虑并发静脉窦血栓.急诊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于中线钻孔并切开上矢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VA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术后患者的资料,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颅内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室出血术后患者276例,其中男性184例(66.7%),女性92例(33.3%);年龄32~79岁,平均(65.9±8.1)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VAI组和非VAI组,其中VAI组31例(11.2%),非VAI组245例(88.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双侧脑室引流(OR=1.213,95% CI:1.003~1.632,P=0.023)、皮下隧道<5 cm(OR=1.821,95% CI:1.554~2.232,P<0.001)和引流管留置>7 d(OR=2.658,95% CI:1.813~3.223,P<0.001)是VA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是脑室出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双侧脑室引流、皮下隧道<5 cm和引流管留置>7 d是脑室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治疗方法尚未有金标准,比较神经导航下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采用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10 000 U/次)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前,术后第1、14天)、血肿清除率、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 结果 2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1.78 vs.8.40±1.74,t=0.335,P=0.739)。但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时研究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增高[(11.06±1.94 vs.10.04±2.08,t=2.584,P=0.011)和(13.60±1.19 vs.11.90±1.87,t=5.500,P<0.001)]。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5±7.56)% vs.(94.11±5.32)%,t=0.375,P=0.832]。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35.90±17.41)min vs.(149.39±19.14)min,t=3.757,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21.45±5.67)d vs.(25.67±7.45)d,t=3.148,P<0.001)。2组患者28 d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出血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效果。方法对15例TON患者在导航神经内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视力无光感7例,光感5例,眼前手动2例,眼前指数1例。结果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视力,除2例患者无光感(无效)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3.3%(11/15)。结论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具有入路短、定位准确、周围结构及血管显示清楚、微创、患者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181例为调查对象,术后随访再狭窄情况,根据是否出现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析与再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15例再狭窄,占8.3%.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结论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