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规律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和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分和肺部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后,症状得分与肺部功能各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肺功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老年合并2型糖尿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合并2型糖尿病的OSAHS患者52例,通过3个月的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反映IR的稳态模式评估(HOMA)指数变化.[结果]CPAP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相似文献   
3.
周柳如  彭青 《现代医院》2011,11(6):34-35
目的研究4种中药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苯唑西林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PBP2'胶乳凝集试剂盒对MRSA所产的PBP2'蛋白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种中药单体(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酚、黄芩素、大黄酸)对MRSA的MIC。结果经鉴定,16株实验菌株均为MRSA。其中芦荟大黄素的抗MRSA作用最强,MIC值在2~8μg/ml,其次为大黄酸,而黄芩素和大黄酸抗MRSA的作用较弱。结论芦荟大黄素对MRSA的抗菌作用最强,且其在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因此有望成为抗MRSA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过度动态气道塌陷(EDAC)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发病情况,评价EDAC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急性加重、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141例慢阻肺患者进入研究,通过纤支镜检查诊断有无EDAC。合并EDAC的慢阻肺患者为EDAC组,在无合并EDAC的慢阻肺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为单纯慢阻肺组。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近一年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141例慢阻肺患者中合并EDAC者18人,发病率12.77%。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近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均0.05)。EDAC组的分钟通气量、六分钟步行距离显著低于单纯慢阻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慢阻肺患者中合并存在过度动态气道塌陷。过度动态气道塌陷对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无影响,但可使分钟通气量及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过度动态气道塌陷(EDAC)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141例COPD患者进入研究,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有无合并EDAC。合并EDAC的COPD患者为EDAC组,在无合并EDAC的COPD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为单纯COPD组。各组患者均完成咳嗽和咳痰评估问卷(CASA-Q)、呼吸困难VAS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41例COPD患者中合并EDAC者18例,EDAC组在咳痰症状及咳痰影响的评分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28),而咳嗽症状及咳嗽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EDAC组的呼吸困难VAS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EDAC组SGRQ评分中患者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SGRQ总分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P值分别为0.003,0.022,0.003)。在活动能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纯COPD患者相比,合并EDAC的COP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咳痰症状、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期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的方案选择策略。方法将78例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20周的不同策略(策略1和策略2)肺健康康复治疗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的BODE指数、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状态(FEV)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20周的干预治疗,中重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干预前后6MW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MRC、BMI、BODE及FEV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重度COPD患者采用策略2进行干预治疗后BODE及6MWD的改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5);极重度患者采用策略1治疗最有效,患者在干预前后MMR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MWD、FEV、BODE、FEV1等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佳的治疗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地治疗和改善患者的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