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骨科患者意外拔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有利于减少骨科患者意外拔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所采用的新术式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术前及术后精心、科学、全面的护理。术后随访1年以上,并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总优良率达98%,无肘内翻畸形,无继发尺神经损伤。结论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新术式术后及时跟进并革新护理方式。能有效避免其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实验组应用足底动静脉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伤后7d内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足底动静脉泵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上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前皮试是防止其肌肉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一项必要措施,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常见为皮试局部皮丘、红肿及瘙痒,罕见有严重过敏反应并导致休克者,我科2010年12月末救治1例破伤风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骨科2022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的智能化随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提升远期康复效果,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及肌肉力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复杂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复杂性下肢严重毁损伤行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奇偶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VSD法处理创面,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霜均匀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VSD治疗能缩短复杂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术后疼痛,提高植皮存活质量,是处理复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60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260例患者护理质量优良,15例再植手指发生血管危象,10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显微手足外科护理的特殊性,实施系统而全面的护理措施.是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成功康复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抢救休克的"损伤控制复苏(DCR)"新理念,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针对105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在新理念下的急救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仅在急诊室出现1例死亡,后送住院继续治疗中也仅有5例死亡。结论针对低血量性休克,本科及时更新急救复苏理念,改进护理措施,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及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争取在创伤后"黄金1h"内完成各项急救护理工作,极大地缩短了手术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