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12月—2022年4月选取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0名慢病患者的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调查问卷、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总分为54.00(40.00,69.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的宗教信仰、与患者讨论过临终相关话题、听说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过患者的治疗决策、就医信任度,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共病数量和自感疾病严重程度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1.2%。结论 本组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在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前可鼓励有宗教信仰、与患者讨论过临终话题、听说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过患者治疗决策,慢性病患者有共病但病情稳定的家属作为患者的代理决策者,对其进行宣教提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  相似文献   
2.
应用止血带有利于控制动脉损伤出血,并在手术中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但止血带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及禁忌证,止血带使用不当还会引起疼痛、肌肉损伤、麻痹、血栓、筋膜间隙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心跳骤停等严重问题。究竟止血带的应用存在哪些可能的损伤?在急救时或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其应用的原则如何?其使用的压力、时间有怎样的约束?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就不同情形下止血带使用的原则及方法、止血带损伤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对止血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病人症状负担及心理痛苦现状,并探讨心理痛苦的症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2021年1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257例癌症化疗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对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估其症状强度、发生频率及心理痛苦程度,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257例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得分为3.00(1.00,5.00),处于中度以下水平;其中,心理痛苦评分≥4分114例(44.36%);问题列表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担忧152例(59.14%)、恐惧129例(50.19%)、紧张125例(48.64%)、疲乏104例(40.47%)和悲伤91例(35.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患病时长、疼痛、食欲下降、焦虑和幸福感下降是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痛苦总体处于中度以下,临床医护人员需关注其症状与心理痛苦情况,对心理痛苦水平较高的病人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以减轻病人心...  相似文献   
4.
周娅楠  李丽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804-2810
背景 缓和照护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和照护需求筛查相关工具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科学地识别有缓和照护需求的癌症患者,并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及时地为其提供缓和照护相关服务。目前,国内有关缓和照护需求筛查相关工具开发与利用的文献报道较为少见。 目的 汉化缓和照护需求筛查工具(PCST),并在住院癌症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PCST进行双向翻译,通过专家小组会议和预调查对中文版PCST进行文化调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生物治疗科、介入科、中西医结合科的173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CST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临界比值法和条目总分相关法进行项目分析,采用专家评分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通过比较不同特征癌症患者的缓和照护需求筛查结果评价量表的已知族群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Guttman折半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评价评分者间信度和量表的重测信度。 结果 中文版PCST包含10个条目,得分范围为0~14分。条目的CR值为0.621~8.820,除条目1、8外,其余条目的CR值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161~0.795(P<0.05),除条目8外,其余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200。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429~1.000。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12,Guttman折半系数为0.538;评分者间信度系数为0.967(P<0.001),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60(P<0.001)。以5分作为缓和照护需求筛查的界值,在完成筛查的173例住院癌症患者中,35.3%(61/173)的患者对缓和照护服务有需求。不同缓和照护需求癌症患者的年龄、子女数、患病时长、癌症症状数量、过去6个月因癌症就诊次数、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文版PCST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简单易懂,可用于筛查、评估我国住院癌症患者对缓和照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缓和照护[1](palliative care,PC)旨在解决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和照护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四个方面的需求,相较于常规照护[2],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疗系统资源再分配,因此各大指南推荐[3]将缓和照护整合至癌症治疗过程中。尽管缓和照护有诸多好处,但在急需这些服务的癌症患者中,却未得到充分利用([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