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豆蔻为姜科多年生半荫性草本植物,分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和白豆蔻(Amomum kraranh Pierre ex Gagnep)两种.宜植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排水及保肥性能良好的林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套适于医学检验系学生的课余实验控制体系。以组织胚胎学实验室为试点。组织医学检验系学生在课余进行了一系列现代组织切片及组织化学实验。通过设计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较适合于医学检验系学生的课余实验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梯度式适应性训练的素质培养模式。该体系有序、有效地对医学检验系学生参与课余实验和科研活动进行了规范,提高了本科生课余实验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桦树花粉诱导的哮喘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和其转录因子Rorc表达变化。方法小鼠采用颈后皮下注射(桦树花粉和佐剂)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造模。通过检测哮喘相关指标评价动物模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检测指标包括气道高反应,肺组织病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sIgE、sIgG1、sIgG2a)等。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RT-qPCR检测Rorc mRNA表达;高通量多因子检测平台Luminex 200~(TM)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7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桦树花粉致敏和激发的哮喘小鼠具有气道高反应;血清桦树花粉特异性sIgE,sIgG1,sIgG2a水平升高;支气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分泌;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7A水平明显升高。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哮喘组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0.37±0.16)较对照组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0.18±0.86)明显增高(P0.05);而特异性免疫治疗组,Th17细胞数量(0.16±0.16)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小鼠脾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c的表达量(3.99±1.39)较对照组(1.79±1.19)显著升高(P0.01);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c的表达量(0.65±0.23)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桦树花粉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部分抑制Th17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豆蔻为姜科多年生半荫性草本植物,分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和白豆蔻(Amomum kraranh Pierre ex Gagnep)两种。宜植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排水及保肥性能良好的林下。白豆蔻主产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爪哇白豆蔻则主产于印尼、马来西来等地;  相似文献   
5.
梅迪乳香为橄榄科植物Boswellia neglecta Moore的油胶树脂,具有调气活血、舒筋止痛、消痈疽托疮毒和生肌收口等功能,为我国重要进口南药之一,原产索马里,是一种野生树种,生命力十分顽强。我国乳香考察组于1983 年引入野乳香树(梅迪乳香)少许不成熟的种子,并育苗200多株,分别试种在云南省景洪、元江、宾川、保山潞江坝、元谋6 个点,现仅存元谋7株,并开花结果,从而为我国增添了一新的种质资源。乳香原产地索马里属高温干燥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PubMed、CNKI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检索评述2012年中国变态反应学科技进展。总结发现本年度该学科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对重要的研究进展多出现在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而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推动了我国本学科一些较重要的进展,从而形成研究区域分布上的热点。结合我国国情,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和跨区域合作,强化变态反应学下游转化研究,使更多成果得以更快、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7.
DonataVercelli博士报道,一般复杂疾病、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首要的发病机制通常不仅涉及明确的基因和环境因素。也包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实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哮喘和过敏性遗传学的核心。开创性研究已经指向单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CD14、TLR2(Toll样受体2)和5号染色体的变异,并定义了环境因素。这些研究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单一的多态性可能与疾病易感性增加或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