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2003年我科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幕上硬膜外血肿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中最常见的原因[1]。患者由于咳嗽时间长,反复就医不仅导致抗生素过度应用,增加患者自身和医疗部门的负担,还干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就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美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感染后咳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1例PHN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8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23例口服奥卡西平,基础治疗相同。采用国际通用数字评价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2组疼痛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能有效减轻PHN ,不良反应轻微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H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HI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因脑梗死症状、体征进一步加重,误诊为进展性脑梗死,占同期HI的27.34%。后经复查头颅CT后确诊HI,误诊时间3~72 h。予相应治疗2周~1个月,其中8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6例行血肿清除手术。出院后随访3个月,基本痊愈7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死亡4例。结论对本病缺乏认识,未及时行头颅CT检查是导致本组误诊的关键因素。提示临床遇及类似患者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以早期确诊,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载脂蛋白E主要是在脂质转运和代谢方面发挥作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相关。对载脂蛋白E和高血压的关系的研究不多,而且结论不一致,发病机理也未阐明。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并重症吸入性肺炎38例患者中综合治疗组(对照组)15例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多次肺泡灌洗治疗(治疗组)23例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组白细胞、Pa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频率、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内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早期肺泡灌洗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重症吸入性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呼吸频率、体温不能作为评价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9.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2%[1],同时也是妇科领域最常见的急腹症,可占到妇科急腹症的8%以上[2],又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易误诊疾病,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0%[3].近十年β-hcg、B超、腹腔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高,但是,在临床上异位妊娠误诊并不少见,而一旦误诊,常常会带来严重后果,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现就我院收治的3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治疗、护理过程作介绍,以达到告诫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吴雪花  陈林俊  徐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308-1309
目的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67例,收集手术部位感染脓液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67例手术部位感染检出致病菌82株,其中G-杆菌占65.8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6.82%,鲍曼不动杆菌占12.20%,肺炎克雷伯杆菌占7.32%,摩根菌摩根亚种占7.32%,铜绿假单胞菌占7.32%;G+球菌占24.38%;真菌占9.76%。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发现,G-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最为敏感,而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均>50%。G+菌对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强,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多以G-菌为主,并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策略,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