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与LVEF,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A组):50例心功不全者均起始服用美托洛尔25mg/d,2w后改为47.5mg/d,4w后改为95mg/d,并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200mg/d。富马酸比索洛尔组(B组):50例心功不全者起始剂量为1.25mg/d,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0mg/d。观察用药1年后BNP水平与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A组的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5),而A组的LVEF明显高于B组(P=0.000)。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优于富马酸比索洛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与儿童心肌炎的关系,验证临床检测TIMP-1的意义.方法 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及TI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儿童心肌炎患者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肌炎患儿与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及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TIMP-1水平可能能够显示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且TIMP-1降低可能是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门控^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结果 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异常者28例.占心肌炎患者的74%(28/38)。其中放射性分布Ⅱ度(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24例,占86%;Ⅲ度放射性分布缺损区4例.占14%。病灶呈Ⅰ型单灶性损害3例.占11%;Ⅱ型多灶性损害21例,占75%;Ⅲ型大面积损害4例.占16%。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较为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血浆脑钠肽在甲亢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评价脑钠肽在甲亢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快速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与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5例)血浆脑钠肽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性心脏病组、单纯甲亢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为354.18±152.87 pg/ml、134.45±42.85 pg/ml和23.84±5.89 pg/ml,甲亢性心脏病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甲亢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甲亢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了解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SAP患者被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MMP-9和TNF-α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MMP-9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MMP-9和TNF-α水平,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并评价螺旋电极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可行性。方法52例拟用螺旋电极进行人工心脏起搏的患者,先后将电极分别放在右心室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同时用温度稀释法及右心导管术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患者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和心电参数。结果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时,心排血量、心脏指数、肱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分别为(7.0±1.4)L/min,(4.1±0.8)L·min-1·m-2,(130±21)mmHg,(14±3)mmHg,(8±3)mmHg;而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分别为(6.2±1.2)L/min,(3.6±0.6)L·min-1·m-2,(124±22)mmHg,(16.7±3.6)mmHg,(11±4)mmHg。肱动脉舒张压则没有明显差异。两者刺激阈值、感知阈值、阻抗等起搏参数均无显著差别。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与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螺旋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的起搏参数满意。  相似文献   
7.
吴贻全  曹源  刘铭 《医学争鸣》2006,27(14):1338-1339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血浆B 型脑钠肽(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甲亢心患者的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 方法:64例甲亢心患者、32例甲亢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均测定血浆BNP含量 . 甲亢心患者测量右室内径(RVD),舒张末左室内径(LVEDD),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甲亢心组血浆BNP 含量明显高于甲亢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但甲亢组血浆BNP 含量与健康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甲亢心功能NYHAⅡ级组和NYHA Ⅲ~Ⅳ级组患者血浆BNP 含量显著高于甲亢心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P<0. 01),甲亢心功能正常组血浆BNP 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甲亢心组血浆BNP 含量与RVD(r=0.614, P<0.01) ,LVEDD(r= 0.632, P<0. 01) 正相关,与EF (r =-0.706, P<0.01)负相关. 结论:甲亢心患者血浆BNP 含量检测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甲亢心有用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E)对去卵巢大鼠(OVX)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含量及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SD雌鼠50只随机分为OVX组、OVX+E组、OVX+NS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只)。实验前、后14周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2)及ACE含量,28周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变化。结果:14周后OVX+E组血清E2升高,ACE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4组实验前、后E2与ACE无统计学意义(P>0.05)。OVX+E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E2与ACE呈负相关;而OVX组和OVX+NS组无此变化。28周后,OVX+E和正常对照组动脉VEC排列整齐;而OVX组VEC排列紊乱。结论:OVX补充E,可通过降低血清ACE水平发挥对动脉VE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湛  黄晓忠  杨欣国  吴贻全 《广东医学》2005,26(10):1348-1350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冠心病防治中罗红霉素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体重1.5—2.5 kg的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两组,建立急性心梗的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作术后6 h血液学观察,4 d及4周时分别作血液、血清、血流动力学、大体形态测量及组织学的观察。结果B与A组比较,6 h,4 d及4周时白细胞明显下降(P<0.05),一氧化氮(NO)术后4 d及4月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丙二醛(MDA)、心房利钠肽(ANP)、左室功能测定值(PEP/LVET)、左室舒张未压(LVEDP)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4 d梗死面积明显下降(P<0.05),但4周时修复后瘢痕的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4周时B组瘢痕与A组比较厚度稍变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A组梗死区术后4 d心肌结构消失,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B组白细胞浸润程度与A组无明显差异,但B组梗死区中有少许心肌残存组织。结论急性心梗使用罗红霉素后,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下降,心功能的好转,梗死面积减少,但对修复后的瘢痕面积影响不大。B组梗死区修复后瘢痕稍变薄,提示罗红霉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为罗红霉素在临床治疗AMI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小儿心肌炎相互关系,验证临床检测MMP-1的意义。方法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心肌酶谱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及M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心肌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MMP-1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少儿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MMP-1水平可能与其疾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