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采用胎牛血清扩增培养及冷冻保存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目的:探讨以脐血血浆替代胎牛血清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冷冻保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广州脐血库供者合格性筛选标准的脐血,收集脐血干细胞制备过程中去除的血浆,经病原学及微生物检测合格,多份混合用于细胞培养。采用酶消化法从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分别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基,添加胎牛血清或混合脐血血浆,经培养扩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鉴定。在含有10%二甲基亚砜的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或混合脐血血浆作为冷冻保存液,对扩增至第3代的细胞冷冻保存至6个月以上,观察复苏后细胞的活率、贴壁情况、增殖、免疫表型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两种培养体系下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呈现典型的梭形漩涡状生长,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的表达谱系基本无差异,均具有成骨、成脂分化的能力,但脐血血浆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胎牛血清。冻存复苏后的细胞可正常贴壁,且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脐血血浆冻存的细胞具有更高的贴壁效率及扩增能力。上述结果表明,脐血血浆可以替代胎牛血清用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培养及冷冻保存,并维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大量扩增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较为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儿童和成人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的异同,更好地为本地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和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CD19+)、CD3-CD56+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结果儿童组总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数)、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数)、CD3+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8+淋巴细胞绝对数、CD3-CD56+细胞绝对数、CD4+/CD8+细胞比值与成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56+细胞百分率、CD3+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3+CD4+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CD3+CD8+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CD3-CD56+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均高于成人组,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和CD4+/CD8+细胞比值低于成人组。相同与不同性别组内均有多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与百分率随年龄的变化不总是保持一致的。用于血液性和免疫性疾病诊断时,采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作为参考指标优于百分比率。  相似文献   
3.
脐带血作为一种备选的移植用造血干细胞,能否成功植入与输入受者体内的总有核细胞(total nucleated cells,TNC)数、CD34+细胞数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有关。本研究探讨影响脐带血造血潜能的母体及新生儿因素。按照广州脐血库标准化操作常规(SOP),对脐带血样本进行筛选、处理、检测及冷冻,回顾性分析已保存的4615份脐带血样本的造血细胞参数及其与母体及新生儿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脐带血采集量(Mean±SD:95.23±22.42ml;Median:91.85ml)与处理前TNC[Mean±SD:(1.34±0.49)×109;Median:1.25×109]及处理后TNC[Mean±SD:(1.21±0.42)×109;Median:1.14×109]、CD34+细胞数[Mean±SD:(5.14±4.55)×106;Median:4.08×106]、CFU-GM[Mean±SD:(9.72±8.66)×105;Median:7.53×105]三者均显著相关(p〈0.001)。在供者因素中,只有婴儿出生体重与脐带血采集量及造血细胞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较大婴儿的脐带血在采集量、TNC、CD34+细胞数及CFU-GM方面均呈现优势(p〈0.001)。母亲年龄与上述各项参数均无显著相关。孕龄与处理前/后TNC正相关(p〈0.001;p〈0.001),与CD34+细胞数呈负相关(p=0.04),而与采集量及CFU-GM均无显著相关。剖宫产时采集的脐带血量虽然高于阴道分娩(Mean±SD:97.05ml±22.23mlvs.92.53ml±22.43ml;Median:94.08mlvs.88.82ml;p〈0.001),但各细胞参数均低于阴道分娩(p〈0.001)。男婴脐带血的采集量和CD34+细胞数高于女婴(Mean±SD:96.41ml±22.31mlvs.93.95ml±22.47ml;Median:93.27mlvs.90.14ml;p〈0.001);[Mean±SD:(5.28±5.04)×106vs.(5.00±3.94)×106;Median:4.18×106vs.3.94×106;p=0.042]、但处理前TNC及处理后TNC均低于女婴[Mean±SD:(1.31±0.50)×109vs.(1.37±0.47)×109;Median:1.22×109vs.1.28×109;p〈0.001];[Mean±SD:(1.18±0.42)×109vs.(1.24±0.41)×109;Median:1.10×109vs.1.17×109;p〈0.001],二者CFU-G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数据有助于优化脐带血供者筛选及提高脐血库资源利用率。脐血库应侧重选择体重较大、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供者,优先处理采集量大、TNC高的脐带血样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可能影响脐带血造血功能的供者特征.方法 对广州脐带血库1998年6月至2008年12月保存的4 358份脐带血的供者特征(包括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婴儿体重、婴儿性别)和脐带血采集量及造血功能的指标(包括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干细胞集落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婴儿体重、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是影响脐带血采集量、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FUs及CFU-GM的主要因素.随着婴儿体重的增加,脐带血采集量、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FUs、CFU-GM均呈上升趋势(P=0.000).阴道分娩时脐带血的采集量虽然低于刮宫产(P=0.000),但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FUs,CFU-GM均高于剖宫产(P=0.000).女婴脐带血中总有核细胞数含量高于男婴(P=0.000),但脐带血采集量(P=0.000)、CD34+细胞数(P=0.002)均低于男婴.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脐带血中总有核细胞数增加(P=0.000),但CD34+细胞数减少(P=0.001).结论 某些脐带血供者特征对脐带血造血功能指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代谢综合征(MS)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儿童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儿监测血压、血糖和电解质变化,规范合理应用胰岛素,加强急性脑卒中发作时监护护理,并进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监测值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比较,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5例患儿半年其体重、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NIHS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头颅CT和眼底检查结果正常,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测定香鳞毛蕨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红色毛癣菌进行抑制性实验,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相关,生药的MIC值为0.25 g.mL-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药物能够改变红色毛癣菌菌体形态,细胞质聚集明显,细胞壁模糊且部分缺失,菌体的膜性系统发生破坏。结论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与破坏菌体的细胞壁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洁莹 《临床医学》2015,35(2):34-35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钼靶X线)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何贤纪念医院24例均已接受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女性患者,在确诊前采取钼靶X线以及MRI诊断,并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4例受检患者中钼靶X线检测结果分为恶性钙化、中性钙化、无钙化三个标准,分别为11、6、7例,Cerb B-2、PR在各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21例呈现非肿样强化,包括11例区域性强化、4例局灶样强化、2例段样强化、2例线样强化、2例导管样强化;另3例为肿块样强化。钼靶X线检出率为79.2%,MRI检出率为8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特征性表现DCIS伴微浸润情况,而钼靶X线能够当做DCIS的预后因子,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势,相互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运用多层螺旋C T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 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通过两种方法对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64层螺旋C T及冠状动脉造影在检出≥50%狭窄的血管节段数目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58,P>0.05);(2)按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64层螺旋C T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7%、94.4%、96.5%及97.9%。结论:64层螺旋C T对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冠脉狭窄情况有较高准确性,具有安全性、无创性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州脐血库造血干细胞保存及临床应用状况.方法 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按照良好作业规范(GMP)及标准操作常规(SOP)进行供者合格性筛选、脐带血采集、处理、检测、冷冻保存、检疫和发放.分析1998年6月至2008年12月广州脐血库脐带血保存、发放情况及临床移植效果.结果 1998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采集脐带血10 017份,合格并保存4619份(46.1%),因各种原因废弃5398份(53.9%).4619份合格脐带血的采集体积中位数为92.2ml(60.0~227.7ml),细胞活率中位数为99.0%(90.0%~100.0%),分离后总有核细胞数中位数为1.1×109(0.4×109~9.3×109).4186份脐带血CD34+细胞数中位数为4.1×106(0.3×106~131.6×106).4510份脐带血粒-单核系祖细胞(CFU-GM)的中位数为7.7×105(0.0~135.8×105);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中位数为7.7×105(0.0~88.9×105);粒红巨核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中位数为0.1×105(0.0~18.6×105).至2008年12月,已提供229份脐带血用于治疗187例患者,包括128例(68.4%)儿童,59例(31.6%)成人,其中86例儿童及38例成人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6 d(9~44 d)及20 d(8~42d).结论 建立严格的操作常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脐带血库进行干细胞冷冻保存及提供合格干细胞产品用于临床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