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期间,在本院关节外科实习的64名大专护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其中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查房,即选定骨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真实病例,每次选取4名学生扮演角色,运用情景模拟演示的形式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一系列围手术期护理的教学查房,设计好病情情景及查房情景(病历为真实案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PT教学查房模式。按照自行设计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护生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规范化语言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情景模拟教学查房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查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模拟的教学查房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设立教学情景,使参与者加深理解和记忆,教与学巧妙结合,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提升了骨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护理服务内涵及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七氟醚较异氟醚、地氟醚等吸人麻醉药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效能强,适用于小儿患者的麻醉诱导。本文报道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使用国产七氟醚所观察的38例患儿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氧气不仅是救护车中必备的急救物品,也是科室转运危重患者的必备物品。临床上最常使用、易携带、操作简便的氧气装置是氧气袋,传统的氧气袋连接管通常为玻璃制品,容易破损。目前临床上许多护理人员采用自制的连接管(如注射器针头保护帽~([1,2])、自制氧气袋三用接头~([3])、一次性使用连接导管的白色接头~([4])、1 ml注射器~([5])等)通过连接鼻氧管后供氧,但这些方式  相似文献   
4.
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曲马多、哌替啶、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在老年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名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进行术后镇痛: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哌替啶组(M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组(B+M组)。所有患者在术毕前10~30 min静脉注入负荷量,分别注入布托啡诺1 mg、曲马多50 mg、哌替啶50 mg、布托啡诺0.5 mg+哌替啶25 mg,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镇痛程度使用视觉疼痛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各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6 h和12 h 2个时间点B组、B+M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较轻的不良反应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区别。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F组),行微量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两组间断追加维库溴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R组无明显改变,而F组则有,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R组明显增快(P<0.05),F组不明显;R组麻醉恢复时患者苏醒较快,舒适,无呼吸再抑制现象,F组麻醉恢复时患者苏醒较慢,呼吸恢复较慢。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6.
临床治疗用药中,输液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输液瓶口的消毒质量对用药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接触瓶口残余碘伏后发生沉淀,经查阅相关资料,尚无此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曲马多、哌替啶、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在老年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名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进行术后镇痛: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哌替啶组(M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组(B+M组)。所有患者在术毕前10-30min静脉注入负荷量,分别注入布托啡诺1mg、曲马多50mg、哌替啶50mg、布托啡诺0.5mg+哌替啶25mg,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镇痛程度使用视觉疼痛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各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6h和12h2个时间点B组、B+M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较轻的不良反应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芬太尼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名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患者给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组(B组)患者给布托啡诺和罗哌卡因。术毕给予混合液5ml作为预充量,出手术室后4,8,12,24,48h观察患者。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副反应如瘙痒症、恶心、呕吐和嗜睡。结果F组有5名患者、B组无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且F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较B组为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好,瘙痒症和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7月~11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患者30例,曾经接受过硬膜外穿刺、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手术镇痛效果不佳和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无心、肺、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内分泌等疾病史。1.2分组将3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0.
吴恩慧  章建华  张琳  李清林  王玲  尹华 《中草药》2023,54(22):7445-7454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骨关节炎大鼠的血浆代谢特征及淫羊藿-川芎配伍对骨关节炎大鼠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病理经时评价组、淫羊藿组、川芎组、淫羊藿-川芎组(40 g/kg)、阳性药物组(盐酸氨基葡萄糖0.12 g/kg+塞来昔布1.00 g/kg)。模型组、病理经时评价组和各给药组采用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第6周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采集0、2、4、6、8、10、12、14周大鼠血浆,通过病理组织学及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检测结果评价药效,UPLC-Q-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浆代谢轮廓,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造模4周后MMP-13水平明显升高(P<0.01),给药8周后显著下降(P<0.01)。基于代谢组学发现给药组大鼠血浆中2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溶血磷脂酰胆碱(16∶0)、磷脂酰胆碱(18∶0/20∶4),主要涉及磷脂代谢通路。结论 淫羊藿、川芎单用和两者配伍均可回调差异代谢物治疗骨关节炎大鼠,且配伍效果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