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重组疫苗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外表达和纯化目的的蛋白,为下一步抗攻击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方法 将化学合成的恶生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HGFSP)与表达载体pRSET重组,在大肠杆菌GI21进行表达;工程菌经超声破菌、离心、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分子支析等步骤纯化。结果 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以非融合、可溶性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23kDa,占总菌体蛋白的23.65%,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  相似文献   
2.
细粒棘球绦虫不是一种均一的同源虫种,而是由存在大量内部特殊变异的虫株组成。对细粒棘球综虫虫株变异性的研究对制定控制综虫病的策略很重要。为了得到关于斯洛伐克棘球绦虫基因变异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作者通过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方法对从猪和人体获取的原头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秦煜  顾立强  裴国献  吴岚晓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02-2303,T002
目的 对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来源的神经膜细胞进行培养和鉴定,并通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间接地研究两种细胞的差别,探讨对神经特异性再生的影响。方法 立体显微镜下对SD乳鼠后根神经和股神经运动支进行取材,经2.5g/L胰蛋白酶 0.3g/L1V型胶原酶联合消化,用高糖型DMEM/F12(含100g/LCS)对感觉神经源性和运动神经源性的神经膜细胞进行培养,并经抗S100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测量两种神经膜细胞培养基中NGF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两种神经膜细胞经荧光染色证明均为神经膜细胞,光镜观察并手工计数显示两种细胞纯度均超过95%,未见形态学差异,但NGF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45.368l,P=0.000)。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源性神经膜细胞,两者的生物学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来源的神经膜细胞进行培养和鉴定,并通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间接地研究两种细胞的差别,探讨对神经特异性再生的影响。方法立体显微镜下对SD乳鼠后根神经和股神经运动支进行取材,经2.5g/L胰蛋白酶+0.3g/LIV型胶原酶联合消化,用高糖型DMEM/F12(含100g/LCS)对感觉神经源性和运动神经源性的神经膜细胞进行培养,并经抗S100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测量两种神经膜细胞培养基中NGF的表达。结果培养的两种神经膜细胞经荧光染色证明均为神经膜细胞,光镜观察并手工计数显示两种细胞纯度均超过95%,未见形态学差异,但NGF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45.3681,P=0.000)。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源性神经膜细胞,两者的生物学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吴岚晓  郭坤元  秦煜  李江琪  李玉华 《广东医学》2002,23(11):1134-1135
目的:构建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研究:用RT-PCR从BALB/c小鼠脾细胞基因组中扩增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H-2Dd的编码基因,克隆于载体pGEM-T中。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亚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构建pMSCV-H2Dd4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并进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证实,H-2Dd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H-2Dd的编码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阅读框架与设计相符。结论:成功构建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HC分子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BALB/c小鼠MHCI类分子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用RT -PCR从BALB/c小鼠脾细胞基因组中扩增BALB/c小鼠MHCI类分子H -2Dd的编码基因 ,克隆于载体pGEM -T中。经EcoRI和XhoI双酶切后 ,亚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 ,构建pMSCV -H2Dd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 ,并进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 用EcoRI和XhoI双酶切鉴定证实 ,H -2Dd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H -2Dd的编码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 ,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 ,阅读框架与设计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BALB/c小鼠MHCI类分子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MHC分子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MHC半相合骨髓移植后慢性GVHD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MHC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慢性GVHD小鼠模型。方法以(Balb/c×C57BL/6)F1H-2d/b(CB6F1)雌性小鼠为受者,预处理条件为不同剂量的全身照射(TBI,60Co照射),输注MHC半相合Balb/cH-2d雄性小鼠骨髓细胞与不同数量脾细胞,观察移植后小鼠体质量变化,靶器官病理变化,血清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结果在照射剂量为8Gy,输注骨髓细胞数量为8×106、脾细胞数量为4.5×107的小鼠至实验结束(移植后100d)全部存活,体质量减轻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较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显著升高(P<0.05)。该组皮肤、肝脏等病理改变明显。结论在照射剂量为8Gy,输注骨髓细胞数量为8×106、脾细胞数量为4.5×107的小鼠成功诱导出半相合allo-BMT慢性GVHD,为进一步研究慢性GVHD的发病机理、生物学特性、干预因素等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化SCID鼠的建立及在人单抗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化联合免疫缺陷鼠(huSCIDmice)可作为人类免疫系统的模型,在检测人体免疫应答、揭示HIV感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的发病机理和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人化SCID鼠的构建过程,并总结了其在制备人单克隆抗体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小鼠非清髓性半相合骨髓移植造血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非清髓性预处理条件下,纯化的供鼠NK细胞对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BMT)造血重建的影响。 方法:以CB6F1H-2d/b(BALB/cH-2d×C57BL/6H-2b)小鼠为受者,C57BL/6H-2b小鼠为供者。60只受者小鼠根据不同照射剂量及不同NK细胞输注量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经9.0、7.0、6.0 Gy 3个剂量60Co照射。经9.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Ⅰ)、半相合BMT组(Ⅱ)。经7.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Ⅲ)、半相合BMT组(Ⅳ)、NK细胞移植1组(Ⅴ)和NK细胞移植2组(Ⅵ)。经6.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Ⅶ)、半相合BMT组(Ⅷ)、NK细胞移植1组(Ⅸ)和NK细胞移植2组(X)。在照射后4 h移植供鼠骨髓细胞,其中NK细胞移植1组(Ⅴ、Ⅸ)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纯化供鼠NK细胞1×106,NK细胞移植2组(Ⅵ、X)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供鼠NK细胞5×105。以血常规、体重、生存期等变化为指标,观察60 d。 结果:①生存期:Ⅰ组为(5.83±0.98)d,其他组小鼠生存期均大于60 d。②移植后第10天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Ⅴ、Ⅵ组WBC和PLT分别为(1.05±0.30)×109•L-1、(53.50±12.11)×109•L-1及(0.95±0.26)×109•L-1、(47.17±11.82)×109•L-1,明显高于Ⅲ、Ⅳ组(P<0.01);Ⅸ、X组WBC和PLT分别为(0.98±0.34)×109•L-1、(50.67±12.58)×109•L-1及(0.88±0.29)×109•L-1、(45.33±14.36)×109•L-1,明显高于Ⅶ、Ⅷ组(P<0.05)。 结论:MHC半相合BMT小鼠移植前输注纯化的供鼠NK细胞促进其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0.
人化SCID鼠的建立及在人单抗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化联合免疫缺陷鼠可作为人类免疫系统的模型,在检测人体免疫应答、提示HIV感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的发病机理和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人化SCID鼠的构建过程,并总结了其在蛊人单克隆抗体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