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株HPV16L1基因免疫小鼠诱发的抗体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检测pcDNA-L1的表达,评价地方株HPV16L1基因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我们采用PCR技术从宫颈癌组织中获得HPV16L1基因,以pGEM-Teasy为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L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再将L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pcDNA-L1,转染Cos-7细胞,通过IFA试验验证L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瞳孔异位小鼠及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乙烷基亚硝基脲(ENU)诱变获得的遗传性瞳孔异位(B6-24#)小鼠的病变特征、遗传模式及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方法用瞳孔异常杂合子与正常C57BL/6(B6)小鼠配种,记录后代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数目,采用卡方检验确定遗传模式。繁殖[(B6×D2)×B6]F2及少量的[(B6×D2)F1×D2]F2突变小鼠,用平均分布于小鼠常染色体上的39个微卫星标记对突变基因进行染色体扫描,采用计算最大优势值(LODS)法判定突变基因与微卫星是否连锁并根据重组率计算突变基因的位置。结果初步诊断B6-24#为遗传性瞳孔异位,呈单基因显性遗传,外显率为85·71%。基因组扫描发现,微卫星D2Mit17与突变基因最大LODS为3·27,确定连锁。继续选用接近突变基因的D2Mit398、D2Mit259与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突变基因与D2Mit398、D2Mit259的重组率分别为5·45%±2·16%、0·90%±0·90%。突变基因被定位于距着丝粒约64·5cM处。在此区域附近未发现明显的候选基因。结论研究成功定位了小鼠瞳孔异位基因,有望为人类类似疾病提供一种新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1988年4~5月,对本厂从事饮食、招待服务、副食品营业、理发、幼托人员、教师等共107人进行 HBsAg 检查,发现阳性7例,其中男性1例(占男性检查人数的1.9%),女性6例(占11.3%)。阳性者的职业分布;幼托人员3人,饮食人员2人,教师及理发员各1人,不同职业的阳性率以幼托人员最高(3/11)。  相似文献   
4.
心脏房室交界区(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 Area,AVJ)是指心脏传导系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态学将其分成房室结和房室束两部分;电生理的研究将心房肌与房室结直接相连的部分也归入AVJ,称之为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移行区或房结区.移行区与心房肌的分界不明,大小无法确定.成人房室结的长度约7mm,房室束为10~20mm[1];成年大鼠房室结的长度约0.97mm,房室束约1.08mm[2~3].传导延搁是AVJ最主要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平扫及增强三期的影像表现。结果 77.8%的癌灶在肝动脉期呈现高密度强化表现,充分说明螺旋CT扫描可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门脉期有41.7%的病灶呈现等密度,63.9%病灶呈现低密度影像,也反映了肝细胞癌"速升速降"的增强变化特点,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螺旋薄层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对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以颁下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解剖,以便临床设计和应用,在51例成人尸体上,通过显微解剖、染色试验等方法观察了颏下区血供。结果如下:此区由颏下动脉供养,该动脉由面动脉发出,出现率100%。起始处外径为1.75±0.15mm((?)±s),主干长60.0±7.9mm。双侧颏下动脉在中线附近有丰富吻合。以颏下动脉为蒂,颏下区可提供皮瓣的最大面积达130mm×65m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结肠螺旋CT检查,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组).利用图形工作站的后处理功能作表面覆盖成像(SSD)技术重建三维CT结肠成像,经透明重建技术后获得与气钡双对比钡剂灌肠相似的透明图像;设定CT阈值和进行图像切割,使病变范围、细节充分显示.与30例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30组获得的三维图像能较好地显示结肠的解剖关系及病灶的定位;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其仿真内窥镜结果与纤维结肠镜结果吻合.结论 运用多种三维成像方法能有效显示结肠肿瘤,可常规用于结肠肿瘤检查.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岁。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利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判定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与DSA对照。结果:100例患者中,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重组像评价图像质量,在心率<70次/min时,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MPR、MIP及VRT重组像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所有1级、大部分2、3级以及部分4级分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4.0%,符合率79.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可以做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豚鼠基因组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豚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磁珠富集法和豚鼠基因组数据库筛选法获取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分析和初步筛选,挑选部分候选位点,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对5种不同来源的豚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扩增,以期获得多态性分子标记。结果:本实验采用磁珠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304个,设计引物125对,最终获得多态性位点1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的特异性位点17个;用数据库筛选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292个,设计并合成相应引物178对,最终发现多态性位点25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的特异性位点28个。结论:本实验共获得2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45个潜在的候选标记,为微卫星标记在豚鼠遗传质量监测及突变基因定位等工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传导系房室来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连续切片及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测量了18例SD大鼠房室来的内部纤维构筑。结果:①大鼠房室束长平均1.08mm,可分为后方的未分叉部(0.42mm)和前面的分叉部(0.66mm);②房室束主要由蒲氏细胞和T细胞构成;在结一束区P细胞与蒲氏细胞互相移行,无截然分界;③特化心肌纤维被胶原纤维分隔成细胞来,并以前后方向的纵行排列为主。结论:房室束由后向前纵行分离逐渐显著,纵行分离纤维束间的联系可能是房室束折返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