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低血糖是指血中葡萄糖低于2.8mmol/L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现象,暂短的代血糖仅导致脑功能不全,严重而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导致脑细胞器质比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将2006~2010年我院透析中心诊治的2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172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共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100例对照组患者未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或部分解除了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配合达91.51%,而对照组患者有效配合仅为63.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细心观察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诊断,制订护理策略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邱丽纯  陈敬斯  吕超群 《全科护理》2020,18(24):3208-3211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病人并发高磷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1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2例病人剔除后,总计168例病人纳入此次研究。其中有92例并发高磷血症(血磷≥1.78 mmol/L)作为观察组,另76例未并发高磷血症(血磷1.78 mmol/L)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病人并发高磷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CKD-MBD-KB问卷评分,以及病人护理不同阶段的健康信念评分。[结果]并发高磷血症病人中,男性占63.04%,明显高于女性(36.96%),透析龄≥3年的比例为66.30%,明显高于3年的比例(33.70%)(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饮食知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人并发高磷血症的非疾病性影响因素包括性别、透析龄、疾病知识得分、饮食知识得分以及依从性得分。病人护理不同阶段的自觉易感性、自觉严重性、自觉益处、自觉障碍及健康信念总分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护理阶段的深入,病人的健康信念评分明显增加。[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病人较易并发高磷血症,且病人并发高磷血症的非疾病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透析龄、疾病知识得分、饮食知识得分以及依从性得分,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上述因素,并给予科学的措施干预,从而更好地降低或控制高磷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728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随机分为半自动复用组和全自动复用组各864支,观察2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时间、使用灭菌剂成本及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透析器重复检测数.结果 半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分别为(26.443±3.237),(2.172±0.128),(2.157±0.090)min,灌注3.5%伦拿连灭菌剂成本为(1.698±0.107)元,支,共有499支和243支透析器需重复进行血室容积检测及压力检测,重复检测率达57.755%和28.125%;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为(5.793±0.193),(1.257±0.118),(1.110±0.076)min,透析器检测均能1次完成,灭菌剂成本(9.330±0.138)元/支,2组透析器用于血液透析均未见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结论 半自动复用组在灌注过程中能有效节省灭菌剂成本.但透析器冲洗时间长、缺乏配套检测装置,检测费时、数据不易读取,透析器重复检测率高;而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方便,但消耗灭菌剂成本高,设备投入昂贵,透析中心需配置合理数量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5.
吕超群  李瑾 《全科护理》2021,19(20):2860-286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病人非计划撤机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医院行CRRT治疗的146例病人病历资料,采取回归分析找出非计划撤机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凝剂、使用呼吸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股静脉置管一次成功、存在意识障碍等因素是CRRT治疗时非计划撤机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95%CI内,OR值>1,表明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伴有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是非计划撤机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值<1,表明股静脉置管一次成功、使用抗凝剂是非计划撤机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伴有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是导致CRRT中非计划撤机的危险因素,股静脉置管一次成功、使用抗凝剂是非计划撤机发生的保护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撤机再次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