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壶腹、十二指肠乳头和胆总管下端癌,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护理要求亦高、自1981年~1997年我科共收治158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8例。我们根据病情特点。制定这一腹部特大手术病种的护理常规.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配合的质量。现将护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在158例中.男107例.女51例,年龄高峰在50~59岁,全组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98例,内引流34例,活检或置管化疗26例.术后1~4周内迟发性消化道大出血9例.胰瘘1例,胆瘘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例,糖尿病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ISO9001:2000标准在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ISO9001:2000标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用ISO9001:2000的管理理论体系进行医院感染质量的管理,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作为管理体系的主要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结果服务、管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结论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用于医院感染管理,能显著提高各项管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酸酯在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的把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用脂肪酸酯,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愈率。[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35.1%,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14)。[结论]脂肪酸酯是一种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髓损伤后可造成损伤平面以下人体正常感觉、运动、括约肌及相关植物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或死亡。颈髓损伤患者多死于并发症,主要是呼吸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的呼吸功能,故预防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和正确的护理对促进颈髓损伤的恢复,降低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颈髓损伤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髓损伤后可造成损伤平面以下人体正常感觉、运动、括约肌及有关自主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或死亡.颈髓损伤多死于并发症,主要是呼吸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的呼吸功能,故预防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和正确的护理对促进颈髓损伤的恢复和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科1998-2006年共收治了112例颈髓损伤并消化功能紊乱的患者,现就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硫普罗宁联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9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LN、PCⅢ、I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硫普罗宁联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进行化疗且接受PICC术的白血病患者(68例)及淋巴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白血病组静脉炎发病率(35.3%)高于淋巴瘤组(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45,P〈0.01)。白血病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17.4±5.48)×10^9/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6.13±2.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0.998,P〈0.05)。而淋巴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与非静脉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白血病组中静脉炎患者的血CRP(48.80±21.10)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3.90±5.5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P〈0.05),且血CRP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0.989,P〈0.05)。淋巴瘤组静脉炎患者CRP(37.0±7.74)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2.8±5.8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8,P〈0.05),但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发生H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具有较高的全身炎症反应水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藻酸钙伤口敷料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穿刺处红肿渗血的效果。[方法]将101例首次置PICC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予藻酸钙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50例予常规换药维护,观察两组穿刺处红肿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藻酸钙伤口敷料可有效预防PICC术后穿刺处红肿渗血。  相似文献   
9.
陈景莲  王晓珍  吕玉芳 《护理研究》2012,26(14):1327-132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盲插过程中异位颈静脉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5月107例行PICC置管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4例)采取半坐卧位置管,在送导管至肩部位置时采取抿嘴(轻闭嘴唇,并将唇稍向内缩,向内合拢、收敛)并下唇和下颌使劲往下用力后,协助病人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膀;对照组(53例)除采取半坐卧位置管外,其余同传统置管方法。[结果]研究组置管易位率(1.85%)小于对照组(11.32%)(P<0.05)。[结论]在插管过程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并在置管至肩部位置时抿嘴并下唇和下颌使劲往下用力再将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膀,此方法可显著降低导管异位颈静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黄丽菊  王晓珍  吕玉芳  凌红艳 《新医学》2012,43(10):750-751
目的:探讨痊愈妥薄片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PICC术后使用普通贴膜后过敏患者,改用痊愈妥薄片,观察过敏反应缓解情况.结果:32例PICC皮肤过敏者使用痊愈妥薄片处理PICC术后普通贴膜所致过敏后,过敏反应缓解28例(87.5%),过敏反应程度越轻,缓解率越高;过敏反应越严重,换药次数越多.结论:早期应用痊愈妥薄片能有效缓解PICC术后普通贴膜所致皮肤过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