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药学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指导下小骨瓣开颅脑内小病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驹井式CT脑立体定向仪引导对30例脑内小病灶进行切除。结果30例脑内小病灶立体定向导引切除均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无任何重大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病变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卫江  惠国桢  吕然博  苗宗宁 《江苏医药》2006,32(10):948-950,F0003
目的探讨人胚嗅鞘细胞(OECS)和大鼠胚胎脊髓组织(ESC)联合移植在促进大鼠横断脊髓轴索再生方面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及新鲜获取的胎鼠脊髓组织用作治疗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的移植物,通过对动物定期进行行为学评定,结合病理学观察,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四甲基联苯胺(HRP-TMB)逆行示踪技术,评价OECS和ESC对神经元存活、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OECS和ESC联合移植对损伤脊髓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宿主脊髓轴突再生,ESC不能帮助再生轴索返回宿主组织;而OECS除能帮助再生轴索突破胶质屏障外更能使再生轴突髓鞘化,并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结论OECS和ESC联合移植在促进大鼠脊髓功能恢复中起到了互补和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癫(癇)小发作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抽搐,2~4次/年,发作前无预兆,发作时不伴意识丧失.查体:智力轻度下降.双侧肢体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1岁.8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双眼颞侧视野缺损.双侧视乳头水肿.眼睑无下垂.行头颅MRI检查发现"鞍区肿占位",于1998年3月在全麻下经额切除鞍区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治疗老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随机分为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其中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17例,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11例。比较2组术后1 d,2 d,3 d,14 d,3个月OM线上第5层面的中线偏移值。并比较两组引流液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中线偏移距离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d两组中线偏移距离仍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2 d,3 d,14 d,3个月中线偏移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引流液清亮需要的中位时间为2 d,无1例复发。对照组引流液清亮需要中位时间为3 d,2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室外引流及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5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第1组)行脑室外引流治疗,另28例(第2组)行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术后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预后分级:第1组Ⅰ级(良好,继续工作)4例,Ⅱ级(中残,生活能自理)3例,Ⅲ级(重残,生活不能自理)2例,V级(植物生存)6例;第2组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2例,V级5例。结论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8例蝶骨嵴脑膜瘤,(根据所见肿瘤主体部位分为外侧型和内侧型)。外侧型25例行手术全切除,内侧型23例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5例视觉障碍明显改善,1例单侧视力损害加重,动眼神经损伤1例,偏瘫1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2个月~9a,复发6例均为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患者。认为经翼点入路手术可获良好显露,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用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5—70岁,平均40.8岁。其中二次出血2例。按Hunt-Hess分级:0级1例,1级4例,2级11例,3级11例,4级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侧脑室引流防堵塞系统与常规脑室引流系统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42例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18例采用脑室引流防堵塞系统(观察组),24例应用常规脑室引流系统(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肿排尽时间、脑脊液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每日排出血肿体积明显增多(P<0.05),引流管堵塞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脑室引流防堵塞系统治疗脑室出血安全,操作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MRI影像,手术和预后,其中行经后正中入路手术13例,经远外侧入路2例。结果髓内室管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髓外颅颈型脊膜瘤8例,髓外神经鞘瘤5例;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及治愈11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延颈交界处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熟悉延颈交界区解剖,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量减少对延脊髓的牵拉,选择合适手术人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