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加之诊断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恶性肿瘤、慢性衰竭患者的存活期亦随之相对延长,这使得各系统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较之以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以念珠菌感染为著,并且往往会继发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如曲霉菌病和毛霉菌病)[1]我们把本院五年来检测出的53例深部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霉菌等)阳性患者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临床在诊治血液病、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支及肺结核等时,应警惕合并真菌感染,并合理应用抗真菌的相关性药物,以提高患者的存活期.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对育龄妇女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妊娠期妇女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检验在许多医疗卫生单位逐渐开展起来.这对于孕妇并发的妊高症、营养不良性浮肿、贫血、低钙低磷血症等一系列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对产科医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保护孕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1997~1999年间3263例孕妇所做的相关生化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100例健康人和9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PT、APTT、FIB、TT、AT。结果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延长(P〈0.01),FIB显著减少(P〈0.01),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凝血五项功能的监测。为临床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判断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168.3±48.3) g/L,(12.8±4.9) g/L,(80.5±21.0) kU/L and (111.3±23.9) kU/L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FP、CEA、CA199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血清学特征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识别细胞核内各种可提取性核抗原。我们对 136例SLE患者的血清IgG、C3、C4、总ANA、dsDNA、可提取核抗原 (ENA)进行同步检测 ,并与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了对照 ,观察上述指标在SLE诊断中的价值。一、病例136例SLE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男 37例 ,女 99例 ,年龄 12~ 6 9岁 ;4 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二、方法及试剂IgG、IgA、IgM、C3、C4检测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采用美国B…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学特征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识别细胞核内各种可提取性核抗原.我们对136例SLE患者的血清IgG、C3、C4、总ANA、dsDNA、可提取核抗原(ENA)进行同步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了对照,观察上述指标在SLE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检查,探讨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的11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及131例非类风湿性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对RF、CRP进行定量检测,然后对RF、CRP及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RF、CRP及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4.5%, CRP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9.9%,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0.5%,略低于抗CCP抗体和CRP;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为79.3%,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最高94.0%, CRP较低为55%;抗CCP抗体和RF、CRP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8.9%。经统计学检验, 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与单独应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特异性比抗CCP抗体、RF、CR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单独将RF、CRP或抗CCP抗体的检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为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该将RF、CRP和抗CCP抗体检测进行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修海华  吕民林 《山东医药》1996,36(11):46-46
支气管异物误诊16年1例报告海阳市中医医院(265100)修海华海阳市人民医院吕民林,王政先,于进堂患者女。51岁,因慢性咳嗽、间断性憋喘、脓痰、咯血16年,加重2天,于1993年1月10日以支气管扩张第12次入院。查体:T37.8℃,P108次/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