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林春  单水阳  吕杰青  陈菁 《护理研究》2004,18(10):918-919
[目的 ]探讨输液过程中静脉采血监测血清钾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 13 0例输液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A组输入 5 %葡萄糖盐水 5 0 0ml加 10 %氯化钾 10ml,B组单纯输入 5 %葡萄糖盐水 5 0 0ml,动态监测两组病人血清钾的变化 ,分别在输液前、输液 0 .5h、1h及输液完毕 2 .5h采血静脉测定血清钾 1次 ;输液时选取输液对侧或远侧肢体外周静脉采血 ;将输液 0 .5h、1h、输液完毕 2 .5h检测的血清钾 ,分别与输液前检测的血清钾进行比较。 [结果 ]A组输液 0 .5h、1h、输液完毕 2 .5h测定的血清钾与输液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组输液 0 .5h、1h、输液完毕 2 .5h测定的血清钾 ,与输液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输液过程中在输液对侧或远侧肢体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钾 ,其结果受输液性质、量的影响 ,若病情或诊断需要须在输液过程中采血检测血清钾时 ,必须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根据输入液体性质、量及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浸润深度胃癌中定位检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亚甲蓝多点注射对90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5-10分钟内,在胃周可找到蓝染淋巴结,即SLN,将其送病理切片,随后行D2或D2以上手术。胃标本及其余胃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90例中88例检出SLN,检出率97.8%。88例SLN中,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6.2%(50/58),准确性90.9%(80/88),特异性100.0%(30/30),假阴性率13.8%(8/58)。同时,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胃癌部位按L区、M区、U区的顺序而呈降低趋势。结论亚甲蓝多点注射是一个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的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结的方法,早期胃癌SLN的敏感性、准确率较高。L、M区胃癌SLN的敏感性、准确率较U区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根据胃癌术后不同时期的腹腔B超表现,探讨胃癌术后腹腔B超探测的必要性。方法 胃癌切除术115例,术中均于肝下和/或左上腹放置多侧孔引流管。术后 1、3、5、7、10 天作腹腔 B超探测,观察积液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肝下积液 2 例,B超发现后经调整引流管,即恢复通畅引流。近期腹腔积液 5 例,远期淋巴管漏1例,经处理后均消失,小肠间积液引流无效。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应定期复查腹腔 B超,以尽早发现腹腔积液,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胸腹腔液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对39例胸腹水和腹腔液标本及12例胃肠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合脱落细胞学检查,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胸腹水和腹腔液良恶性判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TRAP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同时进行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9例胸腹水及腹腔液标本中端粒酶阳性10例,占25.6%,端粒酶活性与脱落细胞检查符合率为87.2%(34/39),两种检查方法具有一致性(χ2=12.54,P<0.005)。端粒酶检查胸腹腔液的敏感性为85.7%(6/7),特异性为87.5%(28/32)。12例胃肠癌端粒酶活性均为阳性,腹腔液的端粒酶活性与原发灶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u=2.38,P<0.05)。结论:端粒酶检测与脱落细胞检查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35例局部晚期胃癌EOLF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局部晚期胃癌采用EOLF方案(CF 5-Fu LOHP E-ADM)术前化疗,1~2个周期后重新分期、评价疗效并手术。[结果]35例患者中,无临床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9例和进展(PD)7例;临床降期19例,化疗后手术切除率达91.3%。[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部分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草酸铂(OXA)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LV)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第1~2天静脉注射;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 h)第1~2天的方案治疗27例晚期结直肠癌。2周为1周期,重复4周期后间隔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全组27例,CR1例(3.70 %),PR11例(40.74 %),总有效率(44.44 %)。中位生存期10.0个月,平均生存期11.5个月,1年生存率30.02 %。12例治疗有效病例中位缓解期为5.3个月。治疗有效(CR+PR)病例、治疗无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8,8.5个月。治疗有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显著好于无效病例(P<0.05)。Ⅲ,Ⅳ度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4.81 %,腹泻、黏膜炎及血液学毒性不影响治疗。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安全,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首选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输液时检测血电解质是否有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3例输液患者动态检测血电解质 ,分别在输液前 ,输液 0 .5h ,1h及输液完毕 (约 2 .5h)各测血电解质 1次 ,采血部位在输液对侧或远侧 (指上下肢 )肢体的外周静脉 ;将输液 0 .5,1,2 .5h时所检测的电解质分别与输液前所测的电解质水平进行比较 ;输入液体选择常用的 5%葡萄糖盐水和 5%葡萄糖盐水中加 10 %氯化钾溶液 ,其浓度为 0 .2 %。结果 输入 5%葡萄糖盐水 + 10 %氯化钾液体 0 .5h时所检测的血钠、血氯、血钙与输液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血钾无统计学差异 ;输液 1h测得血电解质 ,血钙与输液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血钾、钠、氯无统计学差异 ;输液完毕血钠、钙变化有统计学差异 ,血钾、氯无统计学差异 ;单纯输入 5%葡萄糖盐水 0 .5,1h时测定电解质血钾、血氯、血钙结果与输液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血钠无统计学差异 ;输液完毕血钾、血钠、血钙较输液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血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输液过程中检测血电解质 ,受输液时间、液体量及性质的影响 ,若病情或诊断需要在输液过程中采血检测电解质 ,必须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根据输入液体量和性质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绍兴市区1996年~2000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绍兴市区1996年—2000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人员经培训后,对市区居民展开全面调查登记,根据ICD-9进行恶性肿瘤分类统计,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结果]绍兴市区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213.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53.7/10万。男性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女性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总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结论]绍兴市区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应作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0.
对绍兴市区肿瘤发病及死亡率等回顾性调查中遇到的不少可能影响调查顺利进行的实际问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宣教、培训,以及户籍结合住宅小区调查方法,组织部分居委会干部,居民小组长以及肿瘤康复病员进入调查组;收集医院中有关肿瘤病人资料弥补不足等措施,顺利地完成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