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 10月~ 1998年 12月 ,我们采用小剂量、低浓度亚甲蓝复方溶液 ,于痔疮术后进行封闭治疗 11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0例 ,男 132例 ,女 78例 ,年龄 2 3~74岁 ,平均 41.2岁。其中外痔 16例 ,内痔 12 2例 ,混合痔 72例。全部病例在硬麻或骶麻下行痔切除 ,皮肤切口不缝合。手术结束以后 ,以亚甲蓝复方溶液封闭肛门 116例 (观察组 ) ,肛门不封闭 94例 (对照组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及病变分类均相仿 ,有可比性。1.2 方法  1亚甲蓝复方溶液配制 :2 %利多卡因 5 ml,加亚甲蓝针 2 0 mg,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完成的25例PD的-瞄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张氏首层吻合为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交叉褥式缝合的端侧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结果除1例发生胆肠吻合口漏,无一例发生胰瘘和胰肠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吻合牢靠、操作简便,胰瘘及胰肠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低位小切口内窥镜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于颈前胸骨上窝处取2cm小切口径路,借助外悬吊技术,建立操作空间,在内窥镜引导下,以超声刀为主要操作器械,进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随访3个月~2年,无明显疤痕,无复发。结论颈前低位切口内镜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2008年我院对1257例胃癌病人行各类胃切除手术,其中有7例病人术后早期(2周内)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术后早期并发SAP,发病急、进展快,且临床诊断困难,往往被误诊为术后其他并发症,导致病情延误,从而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依据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是否≥6.1 mmol/L将其分为血糖升高组(n=23)和对照组(n=7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升高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7.82%和21.33%,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3.91%和36.00%,血糖升高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甲胎蛋白(AFP)高和无术后辅助治疗为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术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较高,且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AFP高、无术后辅助治疗为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IHBCAC)是一种少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颈前肌群内层离断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间 ,对 39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在手术中只离断舌骨下颈前肌群内层 ,既能良好地暴露甲状腺 ,又能有效地减轻术后颈前区疼痛及颈前区皮肤粘连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全组 81例 ,术前诊断均为甲状腺良性肿瘤 ,随机分成传统术式组和舌骨下颈前肌群内层离断术式 (下称改良术式 )组。采用传统术式 42例 ,男 5例 ,女 37例 ,年龄 16~65岁 ,平均 31.82岁 ,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包埋切片病理检查 ,其中甲状腺腺瘤 2 4例 ,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1] ;结节性甲状腺肿 17例 ,行双侧甲状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简易装置制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并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通过使用普通器械成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因Mirizzi综合征而中转为3孔法。随访1~16个月,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简易装置的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节省费用,美容及微创效果更佳。它能够在没有专门器械及额外费用的情况下实施,在基层医院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 病历简介  男,36岁。因肛周疼痛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疼痛,呈持续性胀痛,解大便时疼痛加剧,无大便变形,无粘液脓血便。体检:肛门旁左侧可触及一约3cm×4cm大小肿块,质软;肛门指检未及肿块;双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拒绝手术,经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略缓解,但肿块未消退。近来大便变细,解大便费力,肛周疼痛加剧。体检:肛门旁左侧截石位5~8点处可触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无搏动感;肛门指检直肠及肛管粘膜光滑,质软,肛旁肿块向直肠腔内突出。前列腺无肿大。肛门镜下见直肠、肛管…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相关因素,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1997年1月至2003年9月本院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资料较齐全病人13例,与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病人2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6月内胆管炎发作次数,血CEA,血CA199,肝内占位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有关,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肝内占位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年龄高,病程长,近期内反复姨作病人进行血CEA,血CA199,CT,MRI等检查,有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