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科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自1979年至1987年,我院儿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占同期泌尿系疾患住院病人总数的40%。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108例肾病综合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81例,女27例。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18月。分型:单纯型79例,肾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内经》中有关康复学论述,论证了小儿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中医儿科康复学的两大原则:即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调应得宜,不可伤伐;阴虚阳虚,不可偏补;阴阳偏盛,不可单纯泻之等三方面调燮阴阳,纠其偏盛,使之平衡的原则。进而提出,肝常有余,勿伐生生之气;脾常不足,重在调理;肾常虚,治宜阴阳兼顾等三方面调摄脏腑,尤重脾胃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艺农,字育才(1900~1969),其父杨纳庵及伯父皆业医。杨老自中学毕业后,即随家父学医,1923年正式行医。1951年参加北京市预防医学班学习,同年参加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京市第一中医门诊部工作,1956年调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他一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待人诚恳,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曾被选为东城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杨老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医“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的理论,观察中医标、本治疗的关系及对健脾法的临床探讨为目的,采用健脾补气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分别与中医补血法、西药铁剂及空白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5.
泻下药一般是指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但在临床上应用泻下药时,并不只限于便秘,因常用的泻下药除具有清除肠内宿食燥屎、促进排便的作用外,还有泻下火结,清除壅滞和逐水退肿,消除停饮和活血通经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泻下药除了用于便秘外,还可用于退热、止痛、逐水、活血通经等。如:急性热性  相似文献   
6.
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儿病毒性肺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威胁大,目前尚无满意的有效药物。病毒性肺炎多以高热为突出症状,属中医温病范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最易耗伤气血阴液,治疗上宜选用养阴益气、清热解毒的方药。自1980~1990年间,我们以扶正驱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热证都口渴吗?】口渴为临床常见症状,是体内津液缺乏,“引水自救”的一种表现,在辨证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也常以口渴与否作为诊断热证的依据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热证都有口渴的症状,因热证有外感、内伤之分和实热、虚热之别。外感温热证,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死亡率的逐年V降,更多嘧卒中患者进入后遗症期。随卒中可遗留各种后遗疲,尿失禁是其中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排尿障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步行障碍更影响生活自理,加重家庭及护理者的负担,有的一日排尿达25-30次,致使护理者整天忙于患者的排尿,或病人整天穿着尿不湿,痛苦不堪。尿失禁是卒中严重支标记.因为它与死亡和残疾有关。卒中后最初几天有自控能力者死亡率较低,卒中伴尿失禁6个月的死亡率是52%而能控制排尿者是7%。许多研究已显示尿失禁不仅能预测病人的能力也能估计康复。卒中尿失禁转为能自控者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内经》中有关康复学论述,论证了小儿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中医儿科康复学的两大原则:即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调应得宜,不可伤伐;阴虚阳虚,不可偏补;阴阳偏盛,不可单纯泻之等三方面调燮阴阳,纠其偏盛,使之平衡的原则。进而提出,肝常有余,勿伐生生之气;脾常不足,重在调理;肾常虚,治宜阴阳兼顾等三方面调摄脏腑,尤重脾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所说的厥包括二种意义:一是指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一是挣手足逆冷(即临床上所说的四肢厥逆)。但有时昏厥和厥逆可同时存在。昏厥和四肢厥逆在外感和内伤疾病中都能出现,一般多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厥证多因邪阻清窍(心窍),神明被蒙所致,一般多偏于实证,但也有由于肝血肾阴两亏,风阳上扰引起,则多属于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