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的特点.方法 回顾2003年至2009年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17例,分析其~(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放射性分布特点.结果 17例心肌桥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6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和反向再分布.4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75%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7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75%~100%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异常率为100%,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可以导致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75%~100%心肌桥患者均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相似文献   
2.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及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慢血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冠脉造影及TIMI分级结果与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资料,分析其相关联系。结果19例冠脉慢血流患者中,10例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放射性分布,其中累及单支冠脉血管5例,双支血管3例,三支血管2例;TIMI分级中0级3例皆有放射性分布异常,1级8例和2级8例患者存在不同放射性分布改变。结论冠脉慢血流患者可以出现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影像;TIMI分级0级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皆有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尚不能明确心肌缺血是否由冠状动脉慢血流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高龄患者中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16例接受介入诊疗的75岁以上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各108例。比较两组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中的动脉穿刺及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支架植入数量、支架植入成功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支架植入术中两组特殊导管使用率,双钢丝及PTCA球囊使用率等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支架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桡动脉组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单个支架操作时间、特殊导管使用率、双钢丝及PTCA球囊使用率,桡动脉组均较股动脉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局部血管并发症率及术后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桡动脉组明显优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龄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具同样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十余年来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获取资料,对1998年1月一2013年12月国内期刊报道的Bmgada综合征患者发病年龄、区域分布、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Brngada综合征患者476例,男性占94.33%,主要分布于沿海与经济较发达地区。以晕厥症状或意识丧失为主要首发临床表现者,占65.54%,30-50岁发病者占68.91%,为发病高峰。心电图特征以I型为主,占68.07%。院外死亡或人院抢救失败者占25.32%,植入ICD仅占总患者18.28%。结论中国Brngada综合征以男性患病为主,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晕厥与猝死率较高,死亡率高,ICD植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11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 NT-proBNP 测定,根据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分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再根据右房室瓣反流速率估测肺动脉压力(PASP),分为对照组(PASP <36mmHg),肺动脉高压 A 组(PASP 37~50 mm Hg),肺动脉高压 B 组(PASP >50 mm Hg)。用罗氏 cobasR h 232 Cardiac System 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检测 NT-proBNP 的表达水平。结果(1)NT-pro BNP在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组表达高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2)EF >55%组中,肺动脉高压 B 组与肺动脉高压 A 组及对照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动脉高压 A组与对照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 <55%组中,三组之间的血浆 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P >0.05)。(3)无论 LVEF 正常与否,PSAP 均与血浆 NT-proBNP 具有正相关性(r =0.366,0.325;P <0.01,P <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人群中,PSAP 与 NT-proBNP 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性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人群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功能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直径指数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主干直径指数变化 (LCDI)的关系。方法  2 2例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性改变者 (A组 ) ,2 5例高血压病非缺血性改变者 (B组 )和 2 1例健康者 (C组 )加入本研究 ,比较各组的左室质量 ,左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和直径指数及冠状动脉储备功能。结果 A组LCDI为(0 0 17± 0 0 0 4 )mm/g,显著小于B组的 (0 0 2 1± 0 0 0 5 )mm/g (P =0 0 11)和C组的 (0 0 2 3± 0 0 0 4 )mm/g (P =0 0 0 0 ) ,而后两组之间十分接近无差异。结论 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性改变者左冠状动脉主干直径不能与左心室肥大成比例地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分析心脏X综合征患者ATP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ATP—MPI)的特点。方法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28例,分别行ATP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并分析显像结果。结果11例男性患者中有7例(63.64%)出现异常心肌灌注显像,其中有6例(85.71%)表现为可逆性分布,1例(14.29%)表现为反向再分布;17例女性患者中有12例(70.59%)出现异常心肌灌注显像,其中9例(75%)表现为可逆性缺损,3例(25%)表现为反向再分布。男女性出现异常心肌灌注显像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ATP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是评价心脏x综合征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因此,如何及时准确的评价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和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十分重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是目前无创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