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调查兴山县寄生虫中间宿主-螺类的种类其及重要螺类与寄生虫病的关系,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对螺类的种类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种类、感染率、生态环境。方法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各主要水系的小溪沟捕捉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送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鉴定种类,解剖镜检短尾蚴阳性率,在捕捉螺的同时记录、测定孳生溪沟生态环境、海拔、水温、流速、PH、密度等。结果标本经鉴定为1科3属4种,隶属于觿螺科小豆螺属湖北小豆螺,拟小豆螺属拟小豆螺(Sp),拟钉螺属齿拟钉螺,泥泞拟钉螺,其中湖北小豆螺为我国新发现的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共解剖湖北小豆螺、泥泞拟钉螺、拟小豆螺12192只,阳性80只,阳性率为65.62/万,湖北小豆螺阳性率最高为193.33/万;湖北小豆螺、拟小豆螺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500m、泥泞拟钉螺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小山溪;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和聚集性,主要孳生小山溪在的中、上游,水深5~10 cm,水流缓慢的小水潭或常年滴流不断的滴湿水域的风化石块底面;泥泞拟钉螺、湖北小豆螺最高密度分别达560/?尺2、340/?尺2,结论湖北小豆螺、泥泞拟钉螺、拟小豆螺为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平均阳性率为65.62/万,海拔、温度、水量、环境为影响螺类孳生繁殖的四要素。  相似文献   
3.
4.
CTMAB-异烟酸-吡唑酮显色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烟酸-吡唑酮光度法是测定白酒氰化物的标准方法〔1〕。该法虽简便灵敏,但有样品显色液浑浊给比色测定带来困难,甚至无法比色及加标回收率偏低等缺陷。关于解决显色液浑浊问题文献〔2〕曾有类似报道,可在碱性条件下将酒中乙醇等挥发性有机物馏出后,再于酸性条件下馏出氰化物以供测定。此法虽可行,但操作繁杂费时,不适宜于大量样品的分析,且有加标回收率偏低的问题,平均只有60%左右。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引起显色液浑浊的是白酒中杂醇油等高级醇以及醛类等物质;引起加标回收率偏低的是酒中醛类、甲基酮类等物质。因这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