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创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在急救过程中,常需要使用适当的镇静剂以减少患者痛苦,保持心血管的稳定性。本研究观察了右美托咪定在多发性创伤患者围拔管期稳定血压、心率的临床效果和对拔管时间和躁动的影响,并与咪达唑仑比较,以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右美托咪定比咪达唑仑能更好的抑制多发性创伤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是临床急诊治疗多发性创伤的适用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8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术前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并评估伤情,遵循严重创伤VIPCO(通气、输液、搏动、控制出血、手术)救护流程行重症监护治疗;术后进一步复温,加强器官功能监护,重视胸肺物理治疗,加强围术期气道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治愈出院89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7例,救治成功率为90.82%。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混悬液(TPF-FOS)在重症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将收治的48例重症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入住ICU 48 h内开始EN治疗(经鼻饲管给予TPF-FOS),对照组则在入住ICU 48 h后开始EN治疗,达到目标喂养量125.52 kJ(30 kcal)/(kg.d)至少3 d,观察患者入住ICU后1、3、5、7、10 d的血清蛋白水平、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等,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早期EN支持后第7 d及第10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1 d至第10 d两组间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两组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胸部创伤患者早期管饲TPF-FOS可使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早得到恢复,尽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重症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4-2011年行HVHF治疗的82例重症创伤后MODS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 82例患者中好转43例,死亡39例,病死率为47.5%;HVHF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改善。结论 HVHF可有效治疗重症创伤后MODS;高质量的护理可保证HVHF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重症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自2004-2011年行HVHF治疗的82例重症创伤后MODS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 82例患者中好转43例,死亡39例,病死率为47.5%;HVHF治疗后Cr、氧合指数、MAP均明显改善。结论 HVHF可有效治疗重症创伤后MODS;高质量的护理可保证HVHF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人员疏散问题是防震减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震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疏散到预先设定的疏散地域是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1].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员结构复杂,病员又以危重症患者居多.人员、设备的复杂性决定ICU在地震时疏散的难度及疏散措施不同于其它机构.5·12大地震时,我院ICU在30 min内将全体人员及必要设备从6楼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域,未发生人员伤亡,危重病人的病情未受到明显影响.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地震时ICU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疏散措施,并对类似紧急情况下ICU安全疏散预案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心脏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系手术创伤及体外循环(CPB)等因素引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通过级联效应逐级放大,产生炎性反应的"瀑布效应",并最终导致AKI,其病死率较高[1].有研究表明,腹膜透析(PD)有助于改善儿童CPB术后并发AKI的预后[2],这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CPB术后并发AKI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 ,浅静脉留置针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减少了浅静脉穿刺次数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2〕。但对于浅静脉充盈或显露不佳 ,特别是皮下水肿的病人 ,浅静脉穿刺置管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对这类病人 ,我们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 ,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该技术应用于心源性水肿病人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置管部位的选择作一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及配套的穿刺针、导引钢丝和扩张器。导管的固定使用 3M无菌透明贴。1 2 对象  6 2例充血性心力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