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其中SBP组48例,非SBP组54例。结果并发SBP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ph分级均比未并发SBP的患者差(P〈0.05)。SBP组临床治愈27例(56.25%),好转13例(27.08%),死亡8例(16.67%);非SBP组临床治愈35例(64.81%),好转16例(29.03%),死亡3例(5.56%)。结论SBP患者肝功能状态差,但治疗后近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2.
3.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呈世界分布,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0.1%~10%,平均3%,约1.7亿~2亿人感染HCV[1].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率为3.2%,约3 800万人感染HCV[2].目前,我国丙型肝炎患者多应用普通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取得良好应答.  相似文献   
4.
5.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 ic hemorrhagic fever,EHF)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也日益多见,据报道发生率为56·5%~81·4%,而经肝活检示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者高达97·6%[1],普遍存在出血热肝炎,故有人提出,EHF的三大主症应为发热、出血、肾和(或)肝损害,可见EHF合并肝脏损害的重要性。我院1998年4月~2004年10月收治141例EHF,合并肝脏损害73例,占51·8%。现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EHF合并肝脏损害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16~72岁,平均(28·9±16·3)岁。1·2诊断依据本组均按照1988年EHF防治方案[2]为EH…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重型肝炎患者84例,分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年龄、性别、并发症、肝脏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并发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固醇(TC)、血清钠(Na)、PTA、TB、TC、Na、BS、AFP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结论明确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诊断,早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中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1997年4月至2004年4月,完成的586例肝脏肿瘤1 054次。介入治疗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病理、血管解剖和变异、CT、DSA表现等多方面探讨发病原因。结果 586例1 054次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共出现并发症45例次(45/1 054)。结论 肝癌行膈下动脉栓塞可导致截瘫,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大多数并发症是可能预防的。  相似文献   
8.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疾患 ,一旦异物堵塞气管或支气管 ,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和继发肺部感染 ,导致心肺功能不全甚至心衰。小儿对全麻药特别是容易抑制呼吸和循环中枢的全麻药耐受差 ,选择恰当的全麻药 ,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对依托咪酯复合r 羟丁酸钠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进行了初步观察 ,了解其可行性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气管内异物患儿 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8个月~ 7岁 ,体重 12~ 30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及呼吸困难 ,其中 1例明显发绀 ,三凹征明显。除 1例因异物阻塞部位太深 ,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9.
正胸腰椎结核是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身体残疾,手术是临床中成功治愈胸腰椎结核的重要途径。[1]由于此类手术过程中切口多,体位变换频繁,使得术中进行体位护理的风险加大。要使手术顺利、不留后遗症,一定要保证术中恰当的体位。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前后运用后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等临床手术共78例。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体位护理方法安全、可靠,有效治治愈了此类病症。现将体位护理的临床实践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整理本组共7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在15-77岁之间;手术时长约5-7小时。诊断情况:椎体结核兼有椎旁脓肿。手术状况:运用后路内固定、开胸结核病灶清除术、减压、植骨41例;采取后路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AF)的致死率在所有心律失常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心室颤动,显著的影响血流动力等及心功能。AF是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中晚期常见的合并症,常加重患者的痛苦,其危险将伴随终身。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应用国产射频消融机为12例风湿性心瓣膜并合并房颤病人在瓣膜置换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