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清霞  王建 《护理研究》2005,19(1):163-164
0.5%盐酸丙美卡因因其具有作用时间快、麻醉效果好等优点,在眼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但它的毒性较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近视眼的技术,因实施手术的部位在最为敏感的角膜组织上,而且麻醉方式为表面麻醉,所以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术后视力恢复的快慢与术前表面麻醉剂的使用量有关。为了观察在LASIK手术中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的麻醉效果和副反应,于2004年3月,对100例近视眼受术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史清霞  贺瑞  薛华荣  田慧琴  贾慧 《护理研究》2012,26(32):3027-3028
[目的]观察LASIK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采用不同清洁方法清洁后细菌分布变化,为LASIK手术前病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排除眼部疾患和用药史,抽取欲行LASIK手术且半月内未戴角膜接触镜病人150例300眼,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手术前2d~3d点滴0.3%氧氟沙星眼药水清洁结膜囊,每日4次,共8次~12次;B组手术前1d点滴0.3%氧氟沙星眼药水清洁结膜囊,每小时1次,共8次~12次;C组未点任何眼药水,直接用10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双眼结膜囊。每组50例100眼,分别于清洁前及清洁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者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0眼清洁前共有18眼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为表皮葡萄球菌,带菌眼与性别、职业、来源地无关(P>0.05),而与隐形眼镜佩戴史有关(P<0.05)。A组、B组、C组阳性眼数分别为5眼、7眼、6眼,A组、B组阳性者采用敏感药物0.3%氧氟沙星点眼后细菌培养全部为阴性。而C组直接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双眼结膜囊后,有9眼带菌,其中3眼为原带菌眼冲洗后无效,6眼系原无菌者冲洗后变为带菌者,阳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7眼,金黄色葡萄球菌2眼。冲洗后病人点滴喹诺酮类敏感药物0.3%氧氟沙星眼药水清洁结膜囊,8次~12次后细菌培养全部转为阴性。[结论]LASIK手术前局部使用抗生素清洁结膜囊是必要的,0.3%氧氟沙星眼药水可达到清洁结膜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切削厚度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兔眼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表达,以探讨LASIK手术的不同切削深度对角膜的胶原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新西兰白兔28只(56眼)。随机分成A(正常对照组)、B、C、D四个组,每组14眼。B、C、D组行LASIK手术,使残留的基质床厚度分别为整体角膜厚度的70%、50%、30%。术后第6个月,用ELISA法检测各组角膜明胶酶(MMP-2和MMP-9)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TIMP-2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 术后第6个月,各组均有MMP-2和MMP-9的表达,MMP-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6,P〉0.05),MMP-9表达量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676,P〉0.05)。各组均有TIMP-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3,P〉0.05)。结论 兔眼正常角膜有MMP-2、MMP-9及TIMP-2的表达。LASIK术后第6个月,各组角膜细胞MMP-2、MMP-9及TIMP-2的表达量与正常角膜无差异,这说明LASIK术后第6个月时角膜胶原结构已基本稳定。如有继发性圆锥角膜的发生,并非是由于手术本身引起的主要胶原降解增多所导致,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及生物力学相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秋霞  史清霞  巩瑞峰 《全科护理》2021,19(21):2941-2943
目的:探讨精细化健康宣教对角膜屈光围术期病人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6月在医院实施角膜屈光手术的15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手术病人77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手术病人7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健康宣教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得分分别为(42.59±6.82)分、(48.10±7.12)分,满意度分别为78.0%、94.0%.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院应用保存板层角膜植片,发现分子筛干燥法较甘油脱水植片无论在术中操作和术后效果上都较满意。为此,我们进行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实验比较,从组织学的角度证实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异。现报告如下,供同道们讨论和指正。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家兔20只,体重在1.5~2.0公斤之间。(二)实验分组:随机分二组,每组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不同流量流速的角膜瓣下冲洗方式对角膜瓣下异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0例(1 228只眼)LASIK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4眼,A组采用高流量高流速角膜瓣下冲洗,B组采取低流量低流速角膜瓣下冲洗,术毕比较两组角膜瓣下异物残留发生率。[结果]术中发现的角膜瓣下异物残留总计17只眼,发生率为1. 4%;A组角膜瓣下异物残留总计14只眼,发生率为2. 3%;B组角膜瓣下异物残留总计3只眼,发生率为0. 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22,P0. 05)。[结论]对LASIK术后病人采用低流量低流速的角膜瓣下冲洗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角膜瓣下异物存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赵泽英  李宏  史清霞 《全科护理》2013,(33):3098-3099
[目的]总结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儿采用门诊治疗,给予局部用药及护理指导的方法.[方法]对18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儿选择门诊治疗,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眼部用药,并进行护理指导.[结果]18例患儿经5 d~10 d治疗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门诊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早期治疗,正确选择眼用抗生素,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实施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勇  史清霞  陆敏芳 《护理研究》2004,18(2):152-152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致盲原因 ,大约 2 5 %的糖尿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其中 5 %为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其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是糖尿病病人失明的重要原因。严重的PDR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  相似文献   
9.
史清霞  贺明珍  薄晓燕 《护理研究》2003,17(12):720-720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 ,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老年白内障病人中高龄老年人占的比率越来越大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面临着由于机体老化 ,适应能力减退 ,抵抗力下降所带来的严重威胁[1] 。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各系统功能低下、多有循环系统病变、伴有生活能力低下、医疗配合差 ,尤其是这一群体手术病人的学识水平普遍较低。2 0 0 2年对 2 0 7例门诊高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进行了系统化健康知识教育 ,现将教育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主要与蛋白氧化损伤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中水不溶性蛋白增加,受到氧化损伤,聚集形成聚合物,导致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凯茜莱含有巯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抑制晶体蛋白凝集作用,从而可促使晶体混浊的吸收,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我们对一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服用凯茜莱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